“后流量时代”,国乐顶流们在想什么
传统、创新、原创,在与记者的对话中,关于国乐的发展和传播,“顶流”们给出了这些关键词。方锦龙的“出圈”不能不提到他2020年在B站跨年晚会的惊艳亮相,他一人“对战”百人乐团,用丰富的民族乐器带来串烧表演,成为不少年轻人心中的国乐代表人物。方锦龙的回答是:“民乐赶上了好时代。”自得琴社首场“非遗系列音乐会”《江南好》,舞台一如既往地精致典雅。
演唱会 音乐会 乐器 方锦龙 [文汇报]
汹涌流量的背后,是注视着现实的眼睛
对网友来说,史铁生的很多事都是余华讲的。  余华念念不忘的铁生,如今在网络上迎来了盛大的回响,他的《我与地坛》成为2023年年度畅销书非虚构榜榜首。  他们用对自己书中人物同样的同情和悲悯,宽容并理解着现在的年轻人。  在汹涌流量背后,是这几位文学巨匠永远注视着现实的眼睛。
读书 文学 余华 莫言 [工人日报]
重读《人间词话》
从大学时期开始,我多次阅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常读常新,最近的读,更是有不少发现,忍不住记录下来。  一  《人间词话》的价值,应当被当今的各路写作者充分重视。以前,读《人间词话》,关注的是对古典诗词的评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让我们领略,何为大师语言之美。  重读《人间词话》,辗转沉思,对王国维先生选择的归宿,渐渐有线索可寻。再读《人间词话》,到处可见佛学对文学的穿透力。
文化 读书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文汇报]
探秘跨越千年的“百科全书”
简牍,取材竹木,是纸张面世之前记录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湖南,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简牍,出土后有的字迹氧化辨识不清,有的呈现为糟朽木片或软烂成泥状态,交错堆叠互相粘连。  与此同时,为了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长沙简牍博物馆也推出了系列展陈、社会教育活动等,让观众能走近这跨越千年的“百科全书”,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老简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文化 文物 考古 长沙简牍博物馆 [新华网]
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国际中文日活动
当地时间4月20日,加拿大“石油城”卡尔加里,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馆与卡尔加里公共图书馆在该市的中心图书馆共同举办主题为“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的国际中文日活动。
[中国新闻网]
许美静音乐会涉嫌欺骗?全场喊退票,律师发声!
中新网4月21日电 #许美静演唱会 全场喊退票#今天登上热搜。  目前,售票平台《“梦见”许美静见面音乐会》的评论区几乎被差评占满。主办方未回应退票投诉,晒出演唱会照片。售票平台显示,最低演出曲目是15首,但未写明是否由许美静一个人演唱。  针对网友的投诉和举报,21日,南京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已经陆续接到电话反映,有关部门正在处理,会根据投诉的情况研判。
音乐 演唱会 音乐会 许美静 [中国新闻网]
与戏剧融合是魔术创新趋势
有关魔术创新融合的思考,引发了魔术界求新、求变、求异的创作实践。用“以器载道,以器弘道”的哲学思维,老酒装新瓶,将传统魔术进行全新的美学表达势在必行。  走戏剧融合道路,将有效拓宽魔术表演的边界。  运用戏剧创作理念提高魔术的艺术性,需要遵循戏剧创作规律。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的广大魔术师在戏剧化融合创新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实践探索。这一作品获得FISM比赛亚军和原创奖。
艺术 戏剧 爱情电影 智利电影 [光明网-《光明日报》]
黄梅戏新作出经典 仍需深深扎根基层
有着“中国乡村音乐”之称的黄梅戏之所以深受百姓喜爱,正是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群众。想要创作出更“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黄梅戏仍需深深扎根基层,在群众中继续生长。  总之,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积累了上千个剧目、形成了鲜明艺术风格的黄梅戏,只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深深扎根基层,时时想到老百姓的审美需求,一定会迎来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女驸马 天仙配 黄梅戏 [光明网-《光明日报》]
找准网络文学同质化、套路化根由
归纳起来,导致网络文学过度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然而网络文学市场的浮躁和趋利,不仅把类型固化了,而且形成了“跟风”的习气。过度同质化现象,还会进一步导致跟风者后继乏力,无法夯实创作基础,造成大量作品断更、烂尾,使网络文学显得暮气沉沉。有鉴于此,从商业中来、到精神中去,乃是网络文学精品化和经典化的必由之路。
文学 网络文学 同质化 [中国文化报]
“网红展”要流量还是要内容
如何将“流量”与优质内容统一起来,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网红展”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记者发现,“网红展”吸引流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这也折射出“网红展”的另一面,展览质量经常为人诟病。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网红展”可能会过于注重展品的数量和外观,忽略艺术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一方面,“网红展”自带流量,提高了大众对展览的关注度。
艺术 [深圳特区报]
当代微纪录片如何破局
随着早期新媒体、自媒体运营时代逐步走向尾声,微纪录片如何革新迭代、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避免受众流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一些短视频软件的不断更新迭代,也为非专业人员利用手机直接拍摄、剪辑发布微纪录片提供了便利化条件。  然而,微纪录片的发展也面临挑战。VR等新技术与微纪录片的有效融合,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感体验。
纪录片 [新华日报]
主角无趣、反派迷人 演配角成了新红利?
此外,观众反抗影视剧“配平文学”的意识逐渐抬头,意外让反派配角获利。不讲逻辑、只为主角无脑助攻的配角们,工具人属性十足,却毫无角色魅力,势必无法吸引观众。  这时,反派配角的优势则迅速凸显出来。  如果配角人设比主角更容易吸睛,会出现演员舍弃主角争抢配角的情况吗?  对于演配角是否成为一种新红利?网上有猜测称,有主角会特意挑选各方面不如自己的配角,提防配角爆火、自己“被碾压”。
影视 演员 配角 [中国新闻网]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