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皇城村里看“相府”:古村焕发新韵味
中新社晋城4月10日电 题:皇城村里看“相府”:古村焕发新韵味  作者 杨杰英 杨佩佩  黄墙黛瓦、庭院深深,走进皇城村皇城相府,处处皆是景,时时皆在观。皇城相府,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村村委会主任、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是土生土长的皇城村人。皇城村是山西省第一个中国十佳小康村。皇城村这座古村落正焕发新韵味。
清朝 皇城相府 [中国新闻网]
春和景明 尽享美丽春光
央视网消息:春和景明,繁花似锦。  在上海宝山区,公园里迎来盛花期的樱花,美不胜收,这片樱花的海洋吸引人们徜徉其中、驻足拍照。在河北沧州,梨花盛开,雪白的梨花令人陶醉,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春日美景。  春花烂漫,生机盎然。  进入四月,山东菏泽的牡丹进入最佳观赏期。  以花为媒,让“颜值”变为“产值”。
[央视网]
展示当代乡村医生挑战与出路的画卷 “乡村仁医添翼行动”纪录片发布
纪录片将以访谈的方式为主,以乡村医生以及村里的老百姓为主要角色,纪录他们生活工作的现状,挖掘人物和故事,展示一幅当代乡村医生挑战与出路的画卷。  同时,从乡村医生、“仁医添翼”行动相关人员和村里老百姓三个维度,展现乡村医疗的不足,突出“仁翼行动”重要性。  该纪录片分为《苦药利病》《春风化雨》《薪火相传》《杏林春满》《仁医添翼》,共5集,每集时长20分钟。
三农 农村 仁医 [中国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走进雪域“桃花源”——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见闻
雪域高原春又来,“桃花源”里桃花开。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嘎拉村考察时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福利,送给你们一个桃花源啊。”在青藏高原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乡村发展如诗如画,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民族团结更加牢固。  “桃花源”嘎拉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如今,村里1200多棵野生桃树,已经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近年来,中央支持、全国支援,一批批援藏干部走上高原。
三农 农村 桃花源记 [新华网]
38.89万盏!广州基本实现村村通路灯
中新网广州4月9日电 记者9日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已建设完成村镇道路照明设施约38.89万盏,主要以市电LED路灯为主,太阳能路灯为辅,基本实现村村通路灯以及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照明设施全覆盖。
太阳能路灯 村村通 路灯 [中国新闻网]
(走进中国乡村)重庆垫江牡丹芍药香飘海外
中新社重庆4月9日电 题:重庆垫江牡丹芍药香飘海外  作者 张旭  每年的3月、4月,是重庆垫江花农最忙碌的两个月。“花中之王”牡丹、“花相”芍药先后迎来盛放。牡丹皮传统加工技艺已入选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牡丹皮传统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清亮笑称,其居住的垫江县太平镇牡丹村,家家户户爱种牡丹、制作丹皮,因丹皮外销而收获财富。
牡丹 芍药 垫江 [中国新闻网]
中新教育丨教育部公布第一批“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典型案例短视频名单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典型案例短视频名单。
三农 农村 升学考试 教育部 [中国新闻网]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曲沃:万象“耕”新筑牢乡村振兴“耕”之基
王建先 摄  曲沃是三晋源头、千年古县,古有“唐献嘉禾”的丰收盛景,今有20余项农业国字号荣誉,2024年,曲沃着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截至目前,曲沃县25.7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已浇返青水5万余亩。曲沃是“全国蔬菜重点县”。曲沃田间“赶春”者的身影。王建先 摄  时下,曲沃的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躬耕希望的田野,呈现着一幅幅春耕、备耕、春管、春播的新画卷,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三农 农业 农村 种植业 [中国新闻网]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福新乡贤化身产业带头人
据统计,黄秀媛先后带动了周边120余户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  据了解,新乡贤工作是安福县统战工作的金字招牌,未来安福县将持续推进新乡贤工作实现“四个转变”,深入实施“十百千”“八个一”行动,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三农 农业 农村 种植业 [中国新闻网]
(走进中国乡村)山西海归变身“新农人”:鱼肥菜鲜助农兴
中新社太原4月7日电 题:山西海归变身“新农人”:鱼肥菜鲜助农兴  作者 杨杰英 杨润德  一排排黄瓜长势正旺,一尾尾鲈鱼体态肥硕……2020年,她选择回乡,成为村里的“新农人”。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三家村鱼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三家村累计建成15座日光温室大棚及92座养殖池。近日,三家村“鱼菜混养”基地还入选2023年全国现代设施渔业基地。这已是“新农人”程玉姣的日常生活。
三农 农业 农村 种植业 [中国新闻网]
“一头猪”如何成为多界“顶流”?
中新网金华4月7日电 题:“一头猪”如何成为多界“顶流”?金华火腿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意大利帕尔玛火腿并称为世界三大火腿。董易鑫 摄  “一头猪”为何名扬中外?  如今,金华两头乌不仅是美食界的“顶流”,甚至跨界成为文旅“宠儿”。在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猪妈妈”与“猪宝宝”亲密互动。  “一头猪”带动着一座城。  聚焦当下,如何激发出“一头猪”新的生命力?
金华火腿 火腿 [中国新闻网]
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了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名单。来自天津、河北、黑龙江、江苏、山东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乡村,成为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目前,沂南县共有14家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1123.46万人次,营业额达到了85.62亿元,辐射带动84个村庄的12000余个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0000元。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守胜表示,文旅融合是我们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能够有效地激活农村发展的新产业。
三农 农村 [央视网]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