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助力库布其沙漠筑起生态屏障
近年来,内蒙古开展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目前,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等库布其沙漠北部地区,一片片光伏基地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成为当地生态治理、经济发展的坚实屏障。工人在库布其沙漠里的杭锦旗朔方新能源大基地安装光伏板。
能源 新能源 光伏 光伏产业 [新华社]
手机“预约卖粮”成为农民售粮新方式
新华社南昌9月2日电 只要在手机上打开一款名为“惠三农”的App,就能在网上预约卖粮。在江西省南昌县泾口粮食管理所,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货车正在有序排队,库点显著位置张贴着质价公告和售粮流程指南。工作人员引导货车过磅、登记,随后通过固定式扦样机对稻谷进行抽样检测,检验合格的稻谷被运往卸粮区,通过输送带源源不断送入粮仓。
三农 农业 农民 [新华社]
“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0”发布
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8月29日发布“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0”。这一嵌入式专业大模型的构建,为“数字月球”云平台赋予了高效运转的“智慧大脑”。图为“数字月球”云平台。  按照项目规划,“数字月球”云平台将于2027年完成建设,并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科学 科普 天文 月球 [新华社]
海口海关实验室获世界海关组织地区海关实验室认定
海口海关实验室总面积5.6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亚,共有8栋实验室大楼。记者8月27日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口海关实验室日前获世界海关组织地区海关实验室认定,成为全国三家WCO地区海关实验室之一。??
海关 [新华社]
重大部署!中国“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来了
中国“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来了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8月26日,“人工智能+”行动迎来重要进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演进规律,明确了我国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阶段性目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
人工智能 [新华社]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 我国开启中微子研究新篇章
地下700米,广东江门的一处静谧山体深处,一个直径超35米的有机玻璃球正静静捕捉来自宇宙的“幽灵粒子”——中微子。早在2003年,我国便论证设计了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合作组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研究人员。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粒子”,到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江门中微子实验是通向未知宇宙的一扇新窗口。
科学 科普 天文 中微子 [新华社]
第十次试飞 “星舰”前途引关注
“星舰”今年已经有过三次试飞,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即将进行的试飞对“星舰”而言无异于一场“命运攸关的赌博”,引起各方关注。此次试飞将不再重复“筷子夹火箭”的操作。“星舰”今年1月试飞的残骸坠落于该群岛的公路。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多次试飞失败显示“星舰”火箭恐怕靠不住。马斯克曾多次抱怨,环境影响评估和飞行事故调查导致“星舰”测试延误。
航空航天 火箭 飞船 星舰 [新华社]
深脑“彩色”成像!中国成功研制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
8月20日,佩戴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小鼠在实验中。中国科学家近期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仅重2.6克,首次实现自由活动小鼠高分辨率的深脑双光子彩色成像,为解码复杂脑功能机制提供了新工具。8月20日,吴润龙(右)与学生在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实验室讨论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应用。
科学 科普 显微镜 双光子显微镜 [新华社]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揭示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出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精准限定了该盆地形成的时间,将月球“撞击风暴”开始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至少1亿年,有助于推动人类重新认识地月系统的演化。△嫦娥六号月壤中识别的撞击岩屑月球表面遍布的巨型撞击盆地,其中大多数是约38亿年前太阳系内小天体撞击的遗迹。
科学 科普 天文 月球 [央视新闻]
科研人员在南沙群岛永暑礁近岸海域发现“美人鱼”儒艮活动
据科研人员介绍,今年7月8日,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巡视人员首次在海岛西南方海域发现浮在海面换气的“大鱼”,并在其后近一个月内持续观测到其在该海域的活动。  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在永暑礁近岸海域发现极度濒危物种儒艮的持续活动踪迹,不仅填补了该海域的物种分布空白,更是近30年来我国南沙群岛及南海中部海域首次有科学影像佐证的儒艮活体记录。
科技新闻 南沙群岛 生态系统 [新华社]
一箭七星!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看点解析
8月19日15时33分,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天雁26星,ThumbSat-1卫星、ThumbSat-2卫星等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力箭一号副总指挥孟祥福说,通过多星堆叠适配器等技术创新和滚动备份生产、远程测试发射等管理优化方法,力箭一号将每公斤载荷发射成本降至1万美元以下。
航空航天 卫星 火箭 运载火箭 [新华社]
我国空间站舱外服B实现“4年20次”延寿目标
记者18日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获悉,在神舟二十号乘组8月15日圆满完成的第三次出舱活动中,航天员陈冬身着的空间站舱外服B已累计保障了20次出舱任务,成为我国空间站首套实现“4年20次”延寿目标的舱外服。  空间站舱外服成为首次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并延寿使用的飞行产品。截至2024年初,在轨飞行的舱外服已经接近“3年15次”寿命设计指标极限。
[科技日报]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