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夜校,火爆为哪般?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5/30 9:04:02 来源:《中国新闻》报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从去年开始,夜校这个极具年代感的词汇再度刷屏,成为不少人“夜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最近,夜校风潮刮向大学校园,报名火爆,一位难求。据媒体报道,苏州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夜校班后,迅速吸引6000多人报名。开在高校里的夜校课程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45.jpg图为5月24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北四环校区,夜校学员在学习水彩画。

46.jpg图为该校艺术学院教授黄劲龙教授夜校学员水彩画理论。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大牛”博导的线下课,

  想不火爆都难!

  晚上6点出头,32岁的庄安愚来到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楼。这是他报名苏州大学夜校的“ChatGPT数字化转型初级培训班”后,新增的手机导航软件新坐标。

  “刷多少节网课和短视频,都抵不上一节‘大牛’博导的线下课。”庄安愚是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税务局团委副书记,他上的培训班由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赵朋朋领衔授课,“赵老师一语道破ChatGPT的本质是词语接龙,让我豁然开朗。”

  区别于市场上的课程,高校开设的青年夜校,大部分课程由校内专家型师资上阵,极个别课程邀请领域内行家里手担任授课老师,为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和内容保障。专业程度高,是高校开设的夜校课程火爆的首要原因。

  除了探索科技前沿的“硬核”课程,高校还开设了很多贴合生活、接地气的夜校课程。

  不断在画纸上描摹出浅浅的色彩,再一层层加深……北京联合大学夜校5月17日开设的水彩画课座无虚席。水彩画第一课由国家一级美术师黄劲龙主讲,吸引了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参与。据悉,北京联合大学夜校目前共开设了水彩画、少儿美术、软笔书法、朗诵表演、有效沟通技巧、青少年亲子教育家长课程等8门课程。这些课程并非校方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走访多个社区、街道,了解居民需求的结果。在调研中,北京联合大学的工作人员发现,在休闲娱乐类课程之外,不少家长还对亲子关系话题很感兴趣,他们因此设置了青少年亲子教育家长课程。北京联大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杨金花的讲课内容包括如何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反思亲子沟通问题。为了能在短短的几次课内讲好亲子关系问题,她挑选了家长们最容易入手和改变的沟通主题,“让大家通过这门课学会怎么好好说话”。

  高校开设的夜校课程,内容精彩实用,价格还非常亲民。苏州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的费用标准大多在80元/学时。这样的课程一开班,名额被哄抢,也就不足为奇了。

47.jpg在东南大学的夜校里,很多老师都是本校的大学生,在此基础上由专业老师进行延伸,以朋辈引导促教学相长。赵亦清 摄

  “00后”指导“00后”

  “第二课堂”既长知识又交朋友

  高校开设夜校,除了面向社会人员,提供非学历继续教育,还瞄准“校内招生”,开设“第二课堂”。在江苏南京,东南大学团委近日依托“第二课堂课程化”品牌,推出一系列“第二课堂”精品课程,打造校园里的“青年夜校”。夜校老师很多都是本校的大学生,由“00后”指导“00后”,在此基础上由专业老师进行延伸,以朋辈引导促教学相长。

  在《美哉东南》系列课程的现场,讲师们引入火遍全网的“色彩诊断”内容,让同学们“解锁”最适合自己的妆容;茶艺课上,学生实现从爱好者到品鉴者的全方位体验,感受古人的风雅;在绳结艺术课堂里,同学们将普通的绳子打造成精美的艺术品……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技,从体育竞技到艺术熏陶,“青年夜校”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前来听讲。

  教授绳结艺术课程的朱小华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专业教师,有着二十多年编织中国结的经验,朱小华认为,依托“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参与各类兴趣体验和动手实践活动,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一些学生将兴趣变为志趣,主动报名成为“第二课堂”的老师,他们分享自己的热爱,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2016年,许凌哲进入东南大学后,在学习之余爱上了口琴。经过刻苦练习,许凌哲组建了乐团,还参加了多项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希望通过“第二课堂”,让更多同学有机会接触乐器,爱上口琴,丰富课余生活。

  根据《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东南大学结合学校特色创新性推进“第二课堂课程化”,迄今已举办了四期,参与师生逾6000人。近期围绕“食味东南”“美哉东南”“草木东南”“饮尚东南”“健体东南”五个方向开设62门选修课程。

  作为一名“资深”学员,郭书铭对“青年夜校”赞不绝口,他说,不同于“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第二课堂”是拓展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平台,希望“青年夜校”能常办常新。

  “未来我们也希望将高质量课程推向校外,比如一些中小学生以及兄弟院校师生,邀请他们共同参与到‘青年夜校’这一交流学习的平台中。”东南大学团委兼职辅导员王霏说。

  “青年夜校火爆的背后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于自主学习以及线下社交的需求。”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殷飞表示,高校积极开办夜校,鼓励校内老师上阵授课,共享办学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是在赋能全民终身学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