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日军闻风丧胆,牺牲后遗体被沉入松花江,这座城、这条街以他的名字命名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8/15 9:29:27 来源:央广军事

  他被称为“北国雄狮”;他与杨靖宇齐名,让日寇闻风丧胆;他收到父亲写下的“劝降信”,信中却暗藏玄机;他牺牲66年后,颅骨才回归故里,安葬在家乡。

  他就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有条尚志大街。这座城、这条街皆为纪念他而命名,他的名字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这座北方小城里。

  他让日寇闻风丧胆

287.jpg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他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同日伪军进行了难以想象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是日本侵略者发出的无奈感叹。他们认为,关东军在满洲的很多伤亡都是赵尚志造成的,满洲的最大危害是“南杨北赵”。“南杨”是南满的杨靖宇,“北赵”是北满的赵尚志。

  他收到父亲的“劝降信”

288.jpg1934年8月的一天,几架日军飞机飞到赵尚志部队活动区域的上空。让人奇怪的是,飞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投下炸弹,而是撒下一堆传单,内容是赵尚志父亲赵振铎写给儿子的“劝降信”。

  信中写道:“为父身患重病,神志昏乱,命在旦夕,望孝顺吾儿,接到信后,一定身系全家人之安危,尽早归顺大日本皇军,此乃上上之策。”

  赵尚志的父亲赵振铎是一位晚清秀才,在家乡教私塾。受父亲的影响,赵尚志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就在几天前,日本宪兵队秘密抓捕了年老体弱的赵振铎。在威逼下,他给儿子赵尚志写下了这封“劝降信”。

  赵尚志外甥李龙说:“我姥爷知道他参加革命,很可能牺牲,很可能家里被连累。他们爷俩就约定了一个暗号,如果有乱命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暗号正隐藏在劝降信里“神志昏乱,命在旦夕”一句中。

  父亲的被捕并没有使赵尚志停下革命的脚步,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牺牲66年后,颅骨才回归故里图片2004年夏天,吉林省长春市一寺庙在修缮过程中,挖出一颗无名颅骨。经鉴定后确认,这正是赵尚志的颅骨。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率部与敌人作战时身负重伤被俘,被带到日伪警察站连夜审讯。他对审讯的伪警察说:“你们不也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却成为卖国贼,我一个人死了没关系,我马上就要死了,没什么好说的。”

289.jpg被捕8小时后,赵尚志壮烈牺牲,年仅34岁。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

  经过几十年的寻找,2004年,赵尚志的颅骨终于被找到。2008年10月,他的颅骨回到家乡,被安葬在辽宁省朝阳县的赵尚志烈士陵园里。

  这座城、这条街以他的名字命名

290.png1946年,黑龙江省珠河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尚志县的一条主要街道被命名为“尚志大街”。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尚志县”,设置“尚志市”(县级)。

  历经岁月更迭、时代变迁,赵尚志将军并未离去,他的名字就是一种力量,留给后人无尽的精神财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