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洞庭之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而益阳一城,倚资水之畔,承长江之脉,自古为湘楚之咽喉,商贾之要道。然千年古县,名虽不改,气象日新。至十九世纪末,汉口开埠,益阳借势而起,开放襟怀,包容四方,终成水运工商之盛景,崛起于湘中大地。
夫益阳者,资水穿城而过,北通长江,南接洞庭,水运之利,得天独厚。然古时虽为商埠,却未成大器。及至清末,国门渐开,益阳人审时度势,大胆革新,引入外邦之商贾、教会、学校、医院,乃至慈善机构。英之太古、日之日昌、美之美孚,皆驻足于此;意大利之天主教会、挪威、瑞士之新教教会,亦纷纷来此传道授业。更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葡萄牙、越南等异域之人,携其文化、技艺,融汇于益阳。一时间,益阳城内,洋楼林立,街市繁华,常驻之外邦人上千,而益阳百姓,亦习得几句洋文,与外人谈笑风生,毫无隔阂。
资水之上,八条“洋船”航线,每日船来帆往,商货云集。益阳文明抽取“厘金税”,以资水运之畅通,不数年,益阳平地崛起,十五里麻石街延绵不绝,大码头青龙镇货物吞吐,竟超越州府之规模。此乃益阳人开放襟怀、包容四方之果也。
夫水运者,乃益阳崛起之根本。资水通江达海,商货往来无阻,益阳人借此地利,广纳四方之财,吸纳外邦之技,终成内河水运商业文明之巅峰。此中道理,非独益阳一地之兴,实为天下开放包容之典范。益阳人深知,闭门造车,终难成大器;唯有开放襟怀,方能融汇四方之智,成就一方之盛。
今观益阳,虽已升级为市,然其崛起之路,犹可为后世之鉴。益阳之兴,非独资水之利,更在益阳人之胸襟。其包容开放之精神,犹如资水之流,源源不绝,终汇成江海之势。此乃益阳崛起之真谛,亦为天下商埠之楷模。
嗟夫!益阳之崛起,非偶然也。其地利、人和、时势,皆备于一体。然若无开放之襟怀,包容之胸襟,纵有资水之利,亦难成大器。故曰:益阳之兴,兴于水运,成于开放,盛于包容。此理,可为天下商埠之镜,亦可为后世崛起之鉴。
后记:益阳之崛起,非独一城之兴,实为天下开放包容之缩影。愿后世之人,观益阳之盛,悟开放之理,成包容之业,共襄盛世之景。
依据中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水平开放民营经济的要求。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环境中。仿范仲淹手法与胸怀,试写下《益阳崛起记》。
2000年跨千年时,应益阳政府的多家企事业单位的百年之庆,邀请挪威、瑞士、意大利等在益阳创立者的后人参与纪念,下面大量的照片就是这批后人带给益阳的,这里的部分的照片就是他们的原照。
(拍摄于1909年,信义中学虽是挪威人投资,但董事会成员益阳人却占八成)
(1906年就建成的益阳信义中学教学楼,前面的枫树曾是1993年前的益阳航空标志)
(1937年信义中学开学三十周年纪念,其中信义女中的女生已成为益阳的一道靓丽风景)
(1909年拍摄的益阳信义小学,此处为当时的食堂,1980年前都还保存)
(1920年,挪威国会派议员来益阳考察挪威的投资情况,并视察资江)
(1906年英太古公司在资江引进的欧洲船帆,对面南岸可见烟囱冒烟,是益阳最早的轮窑)
(1912年,瑞士人在三里桥开办的信义平民学校,免费提供教育)
(1904年,挪威人在大渡口创办的信义医院,并开创住院部)
(1910年挪威人在信义中学开办的化学实验室,并用此教学)
(1915年挪威人在益阳五福宫创办的育婴堂,多为遗弃的女婴)
(1920年拍摄的益阳育婴堂,因常年有弃婴可收进,故婴童年龄参差)
(1904年,瑞士人在益阳三里桥开办的育婴堂)
(1918年日昌公司在资江益阳——草尾客班船通航的照片)
(1905年挪威人拍摄的益阳“志溪帆落”照片)
(大码头航运商业启动后,周边县镇在益阳资江边等着批发货物的小帆船)
(1919年,信义中学为庆祝一战的胜利举办春季运动会)
(1937年在益阳信义大学接受英语打字的培训员)
(1920年,挪威人在益阳首创“瞽目院”,收集盲童并教学各种生活自理技艺)
(打破传统争议到信义医院检查身体的益阳孕妇,1930年拍摄)
(1918年意大利人办的残疾聋哑人工厂,为龙山港残疾人毛巾厂前身)
(今日益阳资江的景色,张海燕拍摄)
(挪威人1902年建成的五马坊教堂牧师楼,张海燕拍摄)
(今日益阳的街景,张海燕拍摄)
作者 | 邓亚龙
(一审:凌熙 二审:袁琳 三审:蓝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