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福德图书馆 :促伊斯兰教中国化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5/30 10:23:57 来源:《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

  北京东四清真寺福德图书馆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其前身为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图书馆。福德图书馆是中国伊斯兰教久负盛名的图书馆,曾被誉为“东方回教唯一的图书馆”,因馆藏马松亭大阿訇(1895年—1992年)出访埃及时埃及国王福德一世(1868年—1936年)赠送的珍贵图书、元延祐五年(1318年)手抄本《古兰经》和大量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古籍、文物而闻名。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穆华亭、马松亭、唐柯三等一批穆斯林前辈在山东济南穆家车门清真寺成立成达师范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进步发展的穆斯林精英。1928 年,“五三惨案”爆发,成达师范学校被迫转迁北平。

  1932 年,马松亭阿訇护送成达师范学生前往埃及留学,到达埃及后,他被埃及图书馆丰厚馆藏以及诸多珍贵古本书籍所震撼。福德一世应允由埃及政府和爱资哈尔大学捐赠阿文图书441 部。马松亭阿訇回国之后就着手筹建图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八月下旬图书馆大楼正式竣工。图书馆命名“福德图书馆”。

  许多文化巨匠对福德图书馆倾心扶持,国内很多单位、个人也都纷纷捐钱献书,福德图书馆藏书也日渐丰富。

  此后,马松亭阿訇二赴埃及专门纪念福德一世,时任总统法鲁克一世与其他官员又捐书献款。

  1937 年2 月中旬,福德图书馆正式向师生开放,4 月28 日,正式举行福德图书馆开馆仪式。它的建立标志着北京乃至中国伊斯兰文化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度。

  1948年,白崇禧的秘书隋承礼将自存的一批日文书籍赠予福德图书馆。据悉,这批日文书籍全是日本人对东亚伊斯兰教问题的精心研究,其价值很大。

  此后由于种种原因,福德图书馆关闭,损失了一部分书籍。2014 年,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正式启动对福德图书馆内部维护、修缮及古籍、文物整理的保护工作。2017 年6 月22 日福德图书馆正式复馆。

  2019 年,“福德图书馆馆藏古籍数字化保护项目三年规划方案”制定,同年10 月,古籍数字化工作正式启动。

  为深入发掘北京伊斯兰教文化底蕴,巩固和发扬北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弘扬福德精神,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打造“福德论坛”学术研究平台,研究具有北京特色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路径。

  摘编自《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