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学生重庆参访交流交融
中评社香港6月13日电(记者 郑汉龙)5月29日至6月1日,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组织港台高等院校师生赴重庆,与协办机构四川美术学院、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台湾中华教育文化经贸促进总会共同举办渝港台高等院校青年文教交流活动。经过几天的交流互动,三地学生均感印象深刻、收获满满,以下为部分学生的交流学习心得:
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电机工程系一年级学生刘毅安说:从小就听闻重庆有山城的美誉,在这次交流探访中亲自体悟到了!然而它所美的不单单只有“景”,更多的是文化、教育底蕴累积出的“情”。
刘毅安说:三地青年透过文教参访、教育论坛、企业参访、文化观光等方式来进行交流,从教育层面切入,四川美术学院的文艺气息,无一不体现在校园建筑与学生艺展中,文化元素的融入诠释让作品呈现出学生的想像与创意,深刻感受到每项作品背后都有属于它的一段故事与一段情。青年文教交流活动在各位领导、博士、教授、校长、院长的领航下顺利开展,彼此对教育、文化的热忱使我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连结,是三地青年的学习榜样,结尾更是透过三地青年的感言发表体现对于教育文化传承的使命与责任,共同为下一代齐心努力。
从文化观光层面切入,几日的特色佳肴、美食与文化参访更是铭心刻骨,从道地麻辣火锅到正宗川菜,厨师用心的态度在料理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满足外更多的是尊敬。
刘毅安说:大足石刻的震撼景观,使我们认真到流连忘返,感受传统历史雕刻的极致体现,更展现文化传承的意志,漫游在山林石壁之际,身为学生的我们无一不叹为观止。
刘毅安说: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感谢各位领导、博士、教授、校长、院长,四川美术学院的师长,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的师长以及所有参与同学们的陪伴,重庆之旅的结束,同时意味着下世代的启航,我们将肩负起引领下世代成长的重要关键,无论从文艺、教育、文化等各项层面,在未来我们都深具影响力,愿彼此成为世界的祝福,用生命影响生命,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圣约翰科技大学休闲运动与观光管理系二年级学生张国华说:这次活动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内地的文化,与来自四川美术学院、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系的同学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交流。不管是饮食的部分,还是对待事物的看法,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张国华说:在参访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访了许多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和艺术场所。四川美术学院的同学们带我们参观了校内的艺术展览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创作,这些作品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在这些艺术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中国文化如何透过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得以重生,而这种视觉上的震撼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与伟大。
我们也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景点,充分了解了四川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展示,不仅引起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好奇,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遗产的责任。
张国华说:在此次参访活动中,所有的同学展现了极大的热情与创意。我们透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张国华表示:这次交流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结识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朋友。我们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以及认识,让我深刻体会到不同学科和背景的碰撞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创意和可能性。我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开放的态度,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我希望能够将此次参访中的所学所感,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与工作中,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圣约翰科技大学休闲运动与观光管理系三年级学生苏亦琦说: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艺术上的魅力。重庆作为一个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城市,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传统表演艺术,以及现代艺术展览,都展示了这座城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完美融合。这些艺术特色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更让我们体会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并且深刻地理解到文化创新与传承的意义。
苏亦琦表示: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有幸与来自各地的青年朋友(四川美术学院及香港恒生大学)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这些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友谊,也为我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思维。我们相信,透过这样的文化交流,能够激发更多青年对文化传承的热情,并在未来继续推动两岸及国际间的文教合作。青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青年的参与和贡献将决定文化的未来走向。
苏亦琦还:对于这项活动,抱持着极大的期待。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将所学、所感、所悟带回各自的学校和社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希望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圣约翰科技大学多媒体设计系二年级学生简茹宣说:这其实是我第一次离开台湾,第一次就献给重庆了,一开始会很紧张,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去,紧张到出发前一夜根本睡不着,同时我也带着喜悦与期待的心与各位见面交流。
整整四天三夜的交流我真的很愉快,体认到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文化,也能够看到四川艺术学院的毕业展,我非常满足,真的觉得设计的想像是无限量大的,对于同样读设计科的我来说是一段非常丰盛且惊讶到的展览,收获良多。
简茹宣说:在交流会开始后也渐渐发现其他学校的学生都很活泼、热情,甚至很放得开,在第二天晚上开始自由活动去逛街,吃吃当地的美食、饮料,最让我意外的是霸王茶姬,茶香浓郁还会回甘,很少喝到这么好喝的茶!同时也吃到很多平常根本没吃过也没尝试的菜肴,有时候真的还想再吃更多美味的料理,就连早餐我都想再扒个两口。
简茹宣还说:我真的觉得四天三夜太短了,还有好多地方没去过,好多文化还不了解,好多故事还没听呢,行程真的安排得很好,吸收到了很多特别的资讯,认识了很多学生,各位都很有趣,很热情,我都感受到你们的阳光了,真的很开心能够认识你们,下次还有机会交流,我一定会再参加一次的。
圣约翰科技大学多媒体设计系三年级学生陈伶蕙说: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所有师生互相配合,圆满的完成了本次的活动,虽然只有短暂的四天三夜,但在这段时间里我也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传统文化、人文特色还有重庆的饮食生活,这些经验会让我对中华文化更加理解,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一定会派上用场
陈伶蕙说:中华传统文化不单单只有课本上学习到的内容,这次的活动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着视频、照片都不如亲自到场看上一眼,现场的景色只会让人觉得敬佩又震撼,而背后的故事更因该让我们向外去传播,让这个故事不只在重庆留存,而是要让它走出去,让更多人知道。
再来就是活动过程中非常感谢川美的学长们带着我们这群首次踏入重庆的学生,让我们了解重庆的文化和生活,使我们对于这片土地有着更多的理解,除了川美的学长姐外也很开心能在本次活动认识到七位来自香港恒生大学的学生们,第一次见面后有个很深刻的印象,香港的学生有着从内到外的自信,勇于表达也善于发表。几天的交流对我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机会,学习大家的谈吐方式、沟通技巧、人际交流的细节,这些东西都是在台湾很难学习到的,而在这次活动我真的是收获满满
陈伶蕙说:正如领导所说的,这次的活动很不巧的是在学期期间,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学业所以只有短短的四天三夜,希望未来能够有更长时间的青年传统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参加。
圣约翰科技大学老年福祉与健康促进系一年级学生邱琬宁说:很荣幸能够参加2024年渝港台高等院校青年交流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内地文化的魅力,并与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和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系的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为我的学习和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邱琬宁说:这次交流活动也是我第一次到内地、第一次到重庆,我感到非常开心。在参访过程中,我们探访了许多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和艺术场所。四川美术学院的同学们带我们参观了校内的艺术展览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创作。这些作品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看到这些作品,我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和伟大,古老的中国文化透过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得以重生,这种视觉上的震撼让我难以忘怀。
我们也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景点,深入了解了四川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这些历史资料和文物展示不仅引起了我们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好奇,也让我们意识到,身为青年世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遗产的责任。
邱琬宁说:在此次参访活动中,所有的同学都展现了极大的热情与创意。透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我们分享了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这次交流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结识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朋友。我们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让我深刻体会到,不同学科和背景的碰撞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创意和可能性。
邱琬宁说: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开放的态度,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我希望将此次参访中的所学所感,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与工作中,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四年级学生唐千岚说:谢谢各位老师给的机会和一路的陪伴!很开心的旅程!以后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再与大家相遇。
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四年级学生杨漪宁说:这次的重庆文化交流之旅受益良多,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希望我们日后还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推广自己城市的文化与历史,也感受其他城市的艺术与底蕴。
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四年级学生邱乐怡说:感谢老师们给予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几天和大家交流得很开心,有很多难忘回忆,也认识到三岸各地的同学。
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四年级学生杨力恒说:这次旅行让我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在感受异地生活的同时,也亲身体会到了同学间的友谊和师生间的关爱。虽然路途遥远,但这次旅行让我收获丰富,不仅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感受到了被照顾和关怀的温暖。衷心感谢各位的支援和陪伴,让这次经历成为我难忘的回忆。期待再与各位相遇。
香港恒生大学融合媒体及传播科技四年级学生何嘉瑜说:第一次去重庆感受到重庆的文化和两地学生的热情 老师和教授们的祝福和分享令此趟交流增加我们对青年交流重要性的理解及领悟。
香港恒生大学融合媒体及传播科技四年级学生郭映彤说:感谢老师们给予我机会成为其中一位幸运儿能够获得交流的机会。透过这次重庆的交流让我学习和了解了好多,能够有机会参观了川美、当地景点和不同的企业。同时,也藉着这次交流的机会能够增加拍摄实战经验和认识到台湾和内地的学生,能够向他们学习。
香港恒生大学新闻与传播一年级学生江晓婷说:这次重庆之行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与人相处,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这次的交流是与师姐师兄一起度过,而且是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给我的感觉是,这段旅程令我成长,不会胆怯与人交流,并且还欣赏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这是平常生活难以接近得到的,获益良多。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动画艺术研一学生袁侨伟说:这次的交流活动,我非常有幸能够与来自台湾和香港两地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这次交流不仅让我体会到了祖国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深感两岸三地之间血脉相连的情谊。
这几天身为学生我们之间彼此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互相交流探讨。我深深感受到了台湾和香港同学们的热情与活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种作为年轻一代共通的想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共同为未来人生的发展而努力。
同样的,我坚信两岸三地的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透过交流与合作,我们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分享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迎来更好的未来。
最后,衷感谢所有参与这次交流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谢谢每一位同学与老师的包容与友善,让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再次与大家重逢。
四川美术学院 影视动画学院动画艺术 研一学生黄钰涵说: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地域上的跨越,更是渝港台青年心灵和文化上的深度交流。在短暂而又快乐的几天时光里,我们不但进行了学术方面的探讨,进行了思维的碰撞,也相互了解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开拓了眼界,更是与同学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虽然这次交流活动结束了,但山水总相逢,来日皆可期,祝大家前程似锦,感谢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
四川美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研二学生杨铱罱说:这次交流让我受益良多,但想说感言的时候却无从下笔,因为有穷的文字被书信所束缚,而思想的声音却可以传到无尽的远方。就像这次交流结束的最后一晚,毅安同学在计程车上跟我说,这个世界变化是很快的,但希望你要慢一点。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也很有启发性。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将用什么样的步伐来走向世界,好像慢一点也没关系了。这个世界很复杂,重要的不是放入什么,而是决定省略什么,简单是生活的关键。最后,祝福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学生重庆参访交流交融
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学生重庆参访交流交融
渝港台高等院校青年在重庆相聚、交流
渝港台三地大学生在乡间图书馆
渝港台三地大学生餐叙
出席座谈会部分师生、团友
参观台资企业
首次到大陆的台湾同学收获满满
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校长唐彦博与该校随团学生
渝、台随团大学生与香港团友机场挥别,依依不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