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湘新闻网4月30日讯(通讯员 周芷羽)近日,博才金鹰小学四年级 2107 班与枫林绿洲小学五年级 2003 班在枫林绿洲小学,共同开启了一场以 “通识教育长心智,交流活动促成长”为主题的通识小讲坛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由博才金鹰小学副校长周敏精心发起组织,旨在打破校园边界,通过跨校交流提升学生的通识教育水平。不仅要激发学生对非遗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更要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积极态度,以及主动求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下午第一节课,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博才金鹰小学 2107 班的邬蒋溢、陆奕霏、王誉蓉、王超四位同学化身 “文化小使者”,带来主题为 “我国的宝贝文化 —— 非遗艺术”的精彩讲座。他们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举例,深入浅出地介绍非遗艺术的内涵、特点及传承意义,让五年级的同学们对非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紧接着,陈雨夕、李亲、左雨婷、彭芷馨、左可馨、周家琪六位同学以 “长大以后我们能干什么” 为主题,结合丰富的资料,分享多种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发展趋势。他们的分享,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同学们对未来职业思考与规划的大门。
互动环节中,两个班级的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提问、热烈讨论。五年级的同学们对非遗艺术和职业规划展现出浓厚兴趣,四年级的学生则耐心解答,双方你来我往,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活动尾声,大家还围绕研究通识问题的方法展开交流,分享各自的活动感受与收获,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
活动结束后的一周,枫林绿洲小学 2003 班班主任罗老师接过通识教育的接力棒,在班级持续推广通识小讲坛活动。她鼓励同学们自主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分组合作研究。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咨询家长老师、借助 AI 资源等方式寻找答案,并以绘图、写手稿、制作课件等多样形式展示研究成果。然后,其中四名同学走上讲台,围绕 “人去世后会有觉知吗?”“人具有超能力吗?”“世界上有没有鬼”“未来哪些职业会消失”等话题,带来精彩演讲,在班级掀起了一股探索热潮。罗老师借此契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与此同时,远在郴州市宜章赤石乡的一所农村寄宿小学——培星小学,在周敏老师远程教育的辐射影响下,也开启了通识教育新尝试。
在校长谭玉忠的组织下,培星小学借助博才金鹰小学的通识研究成果,五年级两个班的孩子们围绕《我们长大了能干什么》以及《我国的宝贝文化 —— 非遗艺术》开展通识小讲坛活动。 在几位优秀同学的讲述中,赤石乡的孩子与长沙的孩子虽相隔千里,却共享着同样的学习资源。他们眼中闪烁着同样晶亮的求知光芒,内心同样被美好的知识与生动的学习场景深深触动。这场跨越地域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孩子们真正尝到了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的快乐。
此次博才金鹰小学的通识课题成果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三校之间的深厚友谊,更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优质平台。通过活动,三个学校的学生对非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未来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枫林绿洲小学的孩子们开启了自主探索与分享之旅,赤石乡的孩子们也在知识的滋养下,对世界与未来充满憧憬和想象。
活动成功实现了三所学校远程共享教育资源与心智,同时也验证了博才金鹰小学《基于心智成长的小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推广的可行性,为后续在更多学校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枫林绿洲小学的罗朝辉老师感慨道:“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孩子们在交流中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能力。”
赤石小学校长谭玉忠则满怀期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通识教育交流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通识教育的滋养下,不断增长认知,茁壮成长。”
(一审:凌熙 二审:袁琳 三审:蓝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