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家璇 通讯员 邹晴 袁南
“嗡——嗡——”2024年5月7日12时许,宁乡市人民法院黄材法庭的调解室,手机震动声打破了原本的沉闷。老谢深吸一口气,紧张地输入密码解锁,手机屏幕瞬间亮起,弹出银行通知:80万元已到账。
“这真没想到。”老谢瞪大眼睛,“温老板竟然如此爽快地一次性全付了?”
故事还得从2015年说起。
那年,湘籍老板温哥来到深圳“闯荡”,开了个金店。
因生意需要,温哥向关系好的同行老谢借了3600克千足金,并立下借条,约定了还款方式:本金按借条签订当日的金价225元每克计算,到期后,温哥需返还同等重量千足金饰品,利息以每月壹分贰计算。
然而,鉴于黄金市场的波动性,双方再次商定了利息条款,最终达成一致:利息将以每月6000元的标准计算,每6个月结算一次。
2022年11月25日前的利息,温哥全都如数按期支付。可到了2024年2月4日,他支付了利息1万元后,便再也没还过钱。
“我也不想伤了和气。可现在金价大涨,他却只愿意以60万结算,这实在谈不拢。只能拜托法院的同志们了。”两人多次协商未果后,温哥仍剩1500克黄金未还,老谢无奈地将温哥告上了法庭。
“当年黄金价格才225元每克,现在市场上得500、600元每克了。” 调解室里,温哥坚称他已按约定支付了多年利息,“硬要我按现在高价买金子还回去,那不可能!”
“当年借条写得清清楚楚,凭什么不能还黄金给我?”老谢希望温哥按照借条约定返还黄金。
双方情绪都“上了头”,僵持不下,怎么办?
调解员何国荣与法官助理袁南选择将两人分到不同的房间里谈心,进行“背靠背”调解。
“现在金子涨到600多一克,但并不能保证明天还有这么多呀,也可能一下子就回落得很厉害。”何国荣跟老谢细细分析市场行情的变化,希望他稳妥考虑,落袋为安。
“温哥,你看你现在生意做得这么红火,当初老谢在你起步难的时候借给你的那笔黄金,真的帮了你大忙。”另一边,法官助理袁南耐心地与温哥沟通,“咱们得记着这份恩情,得念老谢的好啊!”
一番调解后,双方又重新回到了调解桌上。老谢和温哥就折价标准都谈了自己预期,但是双方仍有较大差距。
“在外地打拼,老乡之间彼此扶持,走到现在真的不容易。”何国荣引导双方回想过去在异乡共同奋斗的艰辛岁月,试图缓和双方态度。
经过法庭主持的多轮磋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决定参照当日国际金价,将1500克黄金按照每克544元的价格折算,总价值减去尾款后还要还款80万元。温哥爽快地当场支付了这笔款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