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化改造将收官 券商资管业务迎挑战

编辑:凌熙 发布时间:2025/4/30 8:55: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自2018年正式拉开帷幕以来,券商资管的公募化改造持续推进,即将进入收官阶段。目前,各券商资管产品结构实现了显著优化,多数存量大集合产品已对标公募基金完成了从“非标”向标准化产品的转型,降低了监管套利空间。

  不过,资管业务所面临的收入压力,以及行业内日趋明显的头部效应和内部分化成为下一步券商资管发展的新挑战。在业内人士看来,主动管理能力是券商资管的立身之本,未来可通过加强投研、模式创新以及科技赋能等方式,构建自身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公募化改造即将收官

  券商资管的公募化改造是指,按照监管要求,将券商资管的大集合产品按照公募基金的运作标准进行规范和改造,使其能够以公募基金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和运作。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操作指引》,要求存量大集合资管产品应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参照公募基金进行管理。证券公司大集合资管产品迎来规范性文件,券商资管的公募化改造也正式拉开序幕。

  随后的2022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公募牌照限制从“一参一控”调整为“一参一控一牌”,推动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而2023年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则进一步强调了券商资管在公募化转型中的重要性,券商资管有望成为投顾业务平台化发展的核心机构。

  2025年,券商机构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进入收官阶段。据悉,已有券商表示,公司将公募化改造的结束时间提前至6月30日。

  以业务模式进行分类,券商资管产品可分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券商进行统一管理和投资,体现了券商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而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则是根据单一客户合同约定的方式和要求进行资产管理,通常用于通道业务。

  近年来,资管产品的主动管理转型成为大趋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2月底,全市场存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5.81万亿元、6.36万亿元,规模占比分别为47.75%、52.25%,数量及规模都在逐渐接近。而在此前的2018年底,存续资管产品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仅为3.28万亿元,占比为14.5%;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为19.38万亿元,占比高达85.5%。

  与此同时,多家券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增速超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如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以及中金公司在2024年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3432.43亿元、2393.24亿元以及1667.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30%、9.14%以及20.09%。

  “自2018年的操作指引发布以来,券商资管通过将存量大集合产品对标公募基金,完成了从‘非标’向标准化产品的转型。大多数产品已转为公募基金或私募资管计划,投资范围、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准备金计提均与公募基金一致,显著降低了监管套利空间。”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规模增长难掩收入下滑

  目前,券商机构资管业务运营如何?随着券商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其发展现状也随之浮出水面。

  总体来看,上市券商受托资产规模稳步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29家上市券商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合计6.55万亿元(未合并资管子公司受托管理规模),整体继续增长。同时,行业头部效应较为突出:管理规模位居前五的券商,其规模占比合计超过了一半,约为57%。

  其中,中信证券以1.54万亿元的管理规模位居榜首,同比增长11.09%;位列第二的则是国泰海通证券,管理规模为5884.3亿元,同比增长8.35%;华泰证券位列第三,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为5562.67亿元,同比增长16.98%。

  不过,在受托管理规模增长的同时,总体收入却有所下降。数据显示,当前29家上市券商受托管理资产总收入合计为77.24亿元,同比呈下滑趋势。

  券商资管业务收入也分化明显。从年报数据来看,南京证券以110.94%的资管业务收入增速成为收入增长最快的券商,首创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等也表现亮眼。与此同时,仍有不少券商2024年资管业务明显承压。例如,华林证券、中原证券和红塔证券的资管业务收入下滑幅度均超过40%。

  “行业分化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头部机构优势强化和费率下行挤压利润。这意味着,中小券商机构盈利模式转型迫切。多数机构仍以‘冲规模’为导向,但同质化产品导致利润空间收窄。鉴于头部机构通过布局养老FOF、碳中和主题基金等创新产品抢占市场,中小机构需聚焦细分领域或深化投顾服务收费模式,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田利辉分析称,当前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已实现初步规范,但行业分化与盈利压力凸显了转型的长期性所在。

  构建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产品净值化管理和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对券商资管的投资研究能力、产品创设能力、客户开发维护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主动管理能力正逐渐成为机构的立身之本。未来,机构需通过能力升级、模式创新与科技赋能,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净值化时代的挑战。

  “券商资管业务未来发展需要强化核心能力建设,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布局长周期资产,更需要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也要实现合规与投资者保护并重。”田利辉表示,具体而言,可加大投研投入,聚焦权益类产品的超额收益能力,减少对通道业务的依赖;可围绕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政策导向,开发长期限、稳定收益的资管产品;可开展数字化投顾服务,通过智能投顾平台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增强客户黏性并拓展服务收入等。

  不少券商也在年报中透露了资管业务的下一步布局。南京证券表示,将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加强核心团队建设,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围绕客户需求丰富产品类型,打造具备良好竞争力的特色产品,提高协同合作、渠道建设和产品销售能力,持续做大业务规模、提高贡献度。首创证券则是与多家银行、互联网等代销机构深入合作,持续扩大销售渠道和客户覆盖面,并同时做好渠道定制、机构定制、企业客户定制等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