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音入花,茶韵成诗——湖南首届中华花艺(禅诗)意境展演绎“禅茶一味”东方美学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5/9/27 16:27:11 来源:港湘新闻网

一步一生莲,一景一洞天。方圆之地,得见天地宽。

这般意境,不独属于远山幽谷,也悄然出现在了这样一场当代艺术盛宴上——湖南首届中华花艺(禅诗)意境展。

2025年9月20日,湖南首届中华花艺(禅诗)意境展在猿抱子茶空间正式开幕。展览以“禅茶一味·拈花一笑”为核心主题,汇聚26位花艺专家,以“一诗一花一境”为创作原则,通过融合禅诗意境与花艺创作的22件作品,展现了中华花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代艺术生命力。展览将持续至30日。

0CFEBE24-669D-46D8-B264-BFAEFC26FB53.jpeg

湖南首位中华花艺教授、本次花展导师张曦元表示,希望透过这样一次中华花艺在湖南首个人文空间的美学呈现,让大家真正实现以花入道、以花载道、以花行道的圆满人生。谨以此次花禅之会,敬奉天地之和美,礼赞心物之交融,愿大家能在花影与诗心之间照见自己,收获一份难得的平静与喜悦。

微信图片_2025-09-27_154203_977.jpg

现场精选的多件代表性作品,让刚柔并济之美、四季更迭之韵、枯荣相济之趣、万千虚无之境,皆在花、诗、茶的交融中娓娓道来。更是以禅诗为魂,以花艺为形,传递东方美学的空灵与哲思。

微信图片_2025-09-27_152354_952.jpg

如《一味天真气象开,心光万里到蓬莱》(作者:丁丁和春丹)以开阔的构图与灵动的花材,呼应主题中“心光万里”的超然境界,展现禅心与自然的共鸣;

微信图片_2025-09-27_154446_992.jpg

《枯木龙吟》(作者:靓靓)灵感源自宋代释道冲禅诗,通过枯枝与新生花叶的对比,隐喻“枯木逢春”的禅机,赋予腐朽以新生之美;

IMG_0574(1).jpg

《禅雨》(作者:清荷)化用“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的诗意,以芭蕉叶与水滴状花材营造雨后静谧,传递“一滴见禅”的微妙心境;

图片1.png

《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作者:张曦元)采用写景造型手法,再现山水禅境,暗合茶空间“自然归真”的意境;

图片1.png

《花开花落 舟渡流年》(作者:杨兰君)以南宋慧开禅师诗句为引,通过四季花材的交替与舟形器皿,表达“平常心是道”的禅意生活态度。

2.png

观者于方圆之地,便能感受到一方安放之地的净土,收获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IMG_0616(1).jpg

据主办方猿抱子茶空间主理人杨兰君介绍,展览突破传统花艺展陈形式,将茶空间变为艺术载体,让观众在品茗、赏花、品味茶果子的过程中,直观感受“花、禅、茶”一体的人文精神。“我们希望以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唤醒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杨兰君强调。例如作品《虚无》(作者:符娓)借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禅理,通过虚实相生的花材布局,引发观者对存在与幻像的思考。

IMG_0636(1).jpg

此外,展览特别引入非遗茶果子展示,其精巧造型与自然风味与花艺作品相映成趣,进一步丰富了视觉、味觉与精神的多维体验。业内观点认为,此类跨界尝试不仅拓展了花艺的展演边界,也为非遗活化、茶空间美学升级提供了新范式。

IMG_0629(1).jpg

据悉,展览将于30日结束,未来几天还有茶果制作、禅茶分享会、花艺沙龙等精彩活动,对花艺、手工感兴趣的朋友抓紧时间亲临体验。(文/港湘新闻网 龙敏 孙慧)

(一审:凌熙  二审:袁琳  三审:蓝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