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公益+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千寻 发布时间:2024/4/1 16:14:34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产业、人才、科技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阿里巴巴这套“3+1”、具有可持续性和成长性的乡村振兴帮扶机制,阿里乡村振兴特派员胡海河早已熟稔于心。

  去年,他与前一任乡村特派员前后接棒,驻扎在2019年脱贫的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希望用公益+数字化的方式为当地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两年半的时间,累计引入资金超2500万元,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都有了起步。

  “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这是阿里做乡村振兴所遵循的一个宗旨。在阿里公益的带动和推动下,遂川当地更多的社会角色主动参与进来了,这个江西西南边界的小县城逐步找到了数字化发展之路。

  遂川农产品,不仅卖得出也要卖得好

  遂川县政府3公里开外有一处电商中心,相接新客站,常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在阿里的大力帮助下,借着电商发展,遂川特产也逐渐从区域卖向了全国。

  但胡海河心里并不踏实,遂川通过电商卖出去的也大多是不经加工或初加工的农产品,缺乏响当当的物产名片。有段时间他逢人便问,“你知道狗牯脑茶吗?”

  狗牯脑茶和金桔、板鸭一起,被誉为“遂川三宝”。但就算最知名的狗牯脑茶,大家也都摇摇头不知道是什么,有的甚至说,知道“豆腐脑”,不知道狗牯脑是什么物件。

  “不仅卖得出,还要有品牌,卖得好。”胡海河开始琢磨当地电商的2.0升级,“关键是打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有更高附加值的好产品。”

  在县商务局引荐下,胡海河认识了罗叶飞——江西宇和食品公司的老板。宇和是遂川当地最大食品加工厂之一,也是第一批积极拥抱电商的商家。

  宇和主力产品是清水笋,把竹笋煮熟后简单加工,一包2-4毛钱的利润,以走量为主。为了提升竹笋产品的品牌和附加值,去年8月,胡海河、罗叶飞和淘天集团喵满分团队一起,根据消费者需求,研发出了一款调好味、可即食的“高山笋尖”,去年12月在天猫超市一上市就获得了市场认可,每天销售几百袋。第一个月订货达到20000袋。

  “转型很顺利,一包的利润从2毛到了2块。”罗叶飞说。他坦言,起初对于订货量是抱有疑虑的,特别是新产品需添置新的包装设备,他难做决定。胡海河想出了一个办法,设备费用由阿里来出,宇和在后期分3年再把这笔款项捐赠给上游供货的三个乡镇农业合作社,反哺到原料笋的老乡们。

  除了包装设计、产品研发、渠道搭建以外,为了提升生产标准,胡海河还邀请第三方品控机构参与竹笋食品生产过程,改善生产环境,培训生产和监管人员,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提升。

  目前,即食笋在宇和的占比只有10%,在罗叶飞的计划中,接下来将增加到50%,渠道也扩展到线上线下。带头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宇和的成功尝试让当地很多工厂迈出尝试的步伐,“已经有两个两家企业也准备加大研发,甚至也投了新厂”,胡海河表示这为遂川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竹笋深加工的成功尝试,会继续推广至其它农商品的打造上,胡海河希望再过一段时间,当再问起狗牯脑茶时,大家的反应多多少少会跟遂川有关。

图为竹笋厂引进的新设备。

  “回遂川工作 !”和年轻人们一起打造客服县

  遂川电商中心的隔壁,是另外一群忙碌的身影,年轻人们坐在电脑前,指尖在键盘上飞舞。

  这里是阿里巴巴投建的阿里巴巴(遂川)客户体验中心,2022年7月投入使用,直接为当地增加了218个就业岗位,员工平均月工资达到了4000元。“员工最高工资已经超过2万元,而当地的平均工资在2000多元左右的水平。”胡海河说。

  不久后,就是客服小二陈存和对象结婚的日子了。他们都是遂川本地人,之前因为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两个人都在外地工作。“听到阿里在遂川开了客服中心,就一起回来了。”对陈存来说,在老家工作生活都解决了,是再幸福不过的事。

  对于这种幸福,陈存的同事李冬更是深有感触,他多年来在南昌工作,老婆和两个小孩生活在老家遂川,相距300多公里的距离,他往往只能一个月赶回来一次。去年3月份,他入职了遂川客户体验中心,结束和家人两地分居的奔波。他由衷感叹:“很感谢这个项目为遂川留住很多年轻人。”

  根据遂川客户体验中心负责人吴杨玲介绍,目前200多名员工中,有本地年轻人的就地就业,也有46%是外地返乡。

  离开家人和朋友去他乡工作的感觉,对胡海河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已经在遂川快一年了。但胡海河觉得很值得,“遂川有62万的户籍人口、53万的常住人口,数字就业项目的落地,可以缓解乡村人才空心化的问题。”

  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客户体验中心还是一个切入口,胡海河说,一方面,很多年轻人通过客服这个职业接触到了电商业务,孵化和培养更多电商从业人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遂川县和阿里公益开始以这个客服中心为基础和示范样板,招引更多客服、标注等数字化企业入驻,更多的就业岗位将在遂川产生。

  胡海河打了一个比喻,客户体验中心已经从0到1,接下来就是从1到5、从5到10,“可以把遂川的人才就业和数字化产业做起来。”

图为遂川县客服体验中心。

  老人和儿童是村里的大事

  遂川有10万左右的外出务工人口,很多村子里有不少的留守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胡海河打算以此为突破口做些尝试。

  由此,阿里公益和爱德基金会打造了邵溪村爸妈食堂的项目。“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遂川,是典型的山区县,而枚江镇邵溪村却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带,“这个地方山清水秀,聚居了很多人口,长寿老人也是比较多的。”爸妈食堂项目的初衷就是,关注这部分老人的三餐,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参与到项目里的40名老人,基本都在70岁以上,最大的92岁,最小的67岁。在这里,他们每天可以吃上3顿营养丰富的公益餐,解决了老人们独自在家时吃饭困难的问题,也减轻了子女们的精力压力。

图为爸妈食堂里的老人们一起包青团。

  这是第一步,通过摸索实践,邵溪村爸妈食堂还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老人自治的理事会机制,由全体老人选出5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理事长和理事,对爸妈食堂的运营、老人的日常服务和协调、新入老人的筛选等一系列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和运营。

  这套机制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谁把饭菜带回家或者相互争吵都会受理事会商讨决议。引来了很多地方的助餐项目过来学习取经。在阿里公益和爱德基金会的助推下,邵溪村爸妈食堂的理事会管理模式又落地在了遂川县的其它25个老人助餐食堂中了。

  另外,对于邵溪村的老人们来说,爸妈食堂早已超越了公益三餐的存在,它更像是一个社交和日常生活的场所——早上6点,就有老人在这里跳广场舞,饭点儿一起吃饭,剩下的时间,老人们可以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他们背来柴火、自家种的青菜,就像到了自己家。

  “未来,我们还将引入健康理疗设备,在老人就餐、娱乐的基础上,帮他们解决健康保障问题,在村医的帮助下还可以为老人们建立数字健康档案……”

  同样的关爱,也体现在对乡村儿童群体的关注上。3月30-31日,由阿里巴巴公益、壹基金联合主办的“小小绿茵杯”足球联赛首场比赛在江西省遂川县泉江小学正式举行。

  “孩子是乡村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通过‘小小绿茵杯’足球联赛,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平台,同时也希望通过足球这项运动,带动更多乡村地区对体育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推动乡村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胡海河的规划中,这些探索都成了他下一步在乡村引入数字化项目的良好基础,乡村未来大有可为。(陈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