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文史学者、作家张守涛来长沙调研宣讲湖南历史文化,受到长沙文史界热烈欢迎。张守涛是中国作协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教师,著有《凡人鲁迅》《先生归来》《浩荡七十年》《鲁迅的朋友圈》等八部文史著作。
8月16日,张守涛做客长沙天倪庐(湖南时务学堂旧址),携新书《浩荡七十年》《鲁迅的朋友圈》,举办了题为《从魏源曾国藩到梁启超鲁迅》的讲座。本次讲座由长沙思默家园文化主办,长沙时务学堂研究会协办,长沙时务学堂研究会秘书长于鹏远主持,《文史博览》编辑部主任陈建新、湖南艾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蔡品担任点评嘉宾。
讲座开始,张守涛首先讲述了他和湖南的缘分。他的著作《工业先导:范旭东》《浩荡七十年》《鲁迅的朋友圈》中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梁启超范旭东等主人公都是湖南英俊,张守涛认为他们大都深受经世致用、济世报国等湖湘文化影响。而天倪庐作为时务学堂故址,是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的重要见证地,时务学堂则是中国知识分子觉醒的重要摇篮之一。
随后,张守涛分享了从龚自珍、魏源到曾国藩、左宗棠,再到康有为、梁启超,最后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历程。他指出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越来越觉醒独立开放,这受到文化传统、外来刺激、现实危机等因素影响,也源于新学堂的普及。他强调一代代知识分子薪火相传,有着引领时代的重要作用,也激励我们当下知识分子依旧要济世报国。讲座最后,张守涛认为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觉醒历程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演变历程,中国现代化浪潮虽有后退低谷但总体上不断前行。
8月18日,张守涛在长沙止间书店举行了《鲁迅的朋友圈》新书分享会。结合《鲁迅的朋友圈》,张守涛具体讲述了鲁迅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包括对“鲁门弟子”、左翼知识分子、其他知识分子的影响。他认为鲁迅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影响巨大,是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重要部分及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精神资源,有着重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值得认真探究、弘扬。
分享会最后,张守涛强调了鲁迅“朋友圈”的现实意义,如做人要有坚定立场独立人格、做事要认真踏实、朋友交往要真诚和看大节。他还和大家分享了鲁迅对青年的寄语:“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张守涛的讲座生动活泼有趣有料,贴近现实贴近读者,获得了读者的深深共鸣,也获得了湖南文史界的关注和好评。讲座之外,张守涛近日还调研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湖南博物馆、岳麓书院等湖南文脉、红色景点。他认为湖南历史文化悠久,有着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等优秀精神,尤其是近现代人才辈出,自己作为文史学者也有责任宣传弘扬湖南历史文化。据悉,张守涛将加强对湖南历史文化的研究,创作更多有关湖南历史文化的著作。
作者 | 李 林
(一审:凌熙 二审:袁琳 三审:蓝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