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显信
绥德石雕、陕北说书、扭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的非遗是一朵艳丽的艺术之花。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结合传统非遗项目的特点,一方面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让非遗“守艺人”成为税惠受益人,另一方面把税收宣传与非遗相结合,让非遗在新时代“活”起来。
绥德石雕 远销海外
榆林市绥德县的绥德石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陕西绥德汉石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随着清脆的敲击声和刻刀破石出痕,一幅隽秀刚劲的图案便被嵌入青石板,看起来栩栩如生。
陕西绥德汉石业有限公司是绥德石雕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现有专业雕刻技工20多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公司生产的石狮、唐马、仿兵马俑等石雕产品远销海内外。为助力石雕工艺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绥德县税务局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据此梳理出企业可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清单,送给企业。该局还依托征纳互动平台、微信群、咨询热线等,建立“线上互动+专家团队+专岗咨询”纳税辅导方式,为企业提供远程指导、解答咨询问题等服务,帮助企业懂政策、会申报、享优惠。
“石雕文化传承发展离不开税惠政策的支持,税务部门的服务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石雕工艺品。”陕西绥德汉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毅说。
截至4月底,绥德县从事石雕业的10余家企业销售收入达370余万元。绥德县税务局在政策落实、便捷服务、跟踪回访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守艺人”成为税惠受益人。
“榆林市税务局将当好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积极对接非遗产业化发展需求,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榆林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毅说。
陕北说书 说唱税法
“弹起三弦定准音,陕北说书把台登,过往观众一声请,说说税务大家听。”最近,在米脂县,一场有趣的陕北说书吸引了很多观众。
陕北说书是陕北民间艺术中最耀眼的技艺之一,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受群众喜爱。米脂县税务局利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了以陕北说书为载体、税费优惠政策等为内容的系列曲目。
“说一千,道一万,税务好处说不完,收了三弦落了板,说到这里就算完。”一曲终了,现场群众点赞:“这种宣传形式既接地气,又弘扬了传统文化,我们还学到了税收知识。”
“陕北说书文化特色鲜明,税务部门通过‘税务+曲艺’的形式,让传统艺术浸润日常生活,将税费政策送进千家万户。”米脂县税务局局长张海东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