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博物馆发现中外携手抗战历史档案

编辑:凌熙 发布时间:2025/8/26 10:16:21 来源:新华网

这是8月21日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市的人民历史博物馆拍摄的由曾参加东江纵队的新华社伦敦分社首任社长黄作梅主笔编撰的《东江纵队与盟军》。新华社记者 吴黎明 摄

  新华社伦敦8月25日电(记者吴黎明 郑博非)近日,新华社记者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市的人民历史博物馆馆藏档案中发现一份讲述二战时期东江纵队与盟军携手抗日的历史档案资料。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该档案资料名为《东江纵队与盟军》,共50多页,普通信纸大小,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呈黄黑色。该档案资料由曾参加东江纵队的新华社伦敦分社首任社长黄作梅主笔编撰,含多份东江纵队及援助盟军解救被俘士兵的历史文件,记录中国与盟军在二战期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珍贵往事。

  根据该档案文件,东江纵队与英军服务团在抗战中有着密切合作。东江纵队曾多次营救从香港及华南被击落飞机中幸存的英美飞行员,护送他们离开日军占领区,援助对象包括英国官员、香港义勇防卫军士兵以及美国、印度等盟军人员。作为回应,英方将部分药品、器材和情报设备转交给纵队,并在战后对多名纵队成员予以嘉奖。档案资料里有多份被救盟军人员写的回忆文章与感谢信。

这是8月21日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市的人民历史博物馆拍摄的由曾参加东江纵队的新华社伦敦分社首任社长黄作梅主笔编撰的东江纵队援救盟军人员的档案资料。新华社记者 吴黎明 摄

  该档案文件中还记录了东江纵队与英军服务团进行的情报合作。华盛顿方面甚至专门发来贺电,感谢纵队发现并报告日军的部署。时任美军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在电报中称纵队情报“质量优异”,“若无东江纵队的全力协助,这场战争的结局恐难以实现”。

  黄作梅之子黄伟建得知新发现的这些历史资料后表示,自己从未见过父亲亲手完成并留存于世的作品原件。“我感到十分惊喜、激动,也非常感动,仿佛突然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

  “这些历史档案是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英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真实写照和生动实例!”他对记者说。

  黄作梅1916年出生于中国香港,1941年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因战时与盟军合作对日作战的贡献,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勋章。1947年,黄作梅前往伦敦,创办新华社伦敦分社并担任社长。1949年,黄作梅调离伦敦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1955年4月,他牺牲在飞往印度尼西亚万隆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上。该飞机被国民党特务安放的炸弹炸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