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飘扬|袁谷红:一年半走访1800余户村民,助力破解“垃圾围城”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7/11 10:03:28 来源:潇湘晨报

在湘潭市湘潭县河口镇,有一位扎根基层的“铁娘子”,她用耐心打开群众心门,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她就是河口镇三级调研员袁谷红。她曾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2017年3月,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再次启动。在此之前,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邻避效应”导致多次选址失败,项目建设延后。另一方面,湘潭市区的双马垃圾填埋场和湘潭县的上马垃圾填埋场都在超负荷运转,几近达到临界值。

2018年4月,项目最终选址点确定为湘潭县河口镇宏兴村。项目选址于河口镇宏兴村的消息一经传开,当地群众出于对项目的不了解,担心和恐惧,抵触情绪十分强烈。这导致征地拆迁成为项目的最大挑战。

 “一方面是项目建设迫在眉睫,征地拆迁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是群众抵触情绪十分强烈,工作难做。当时我们镇党委、政府在为由谁来牵头负责征地拆迁和群众工作时十分为难,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镇人大主席袁谷红、一位年届五旬的女同志主动站了出来,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时任河口镇党委书记欧阳均告诉记者。

 “我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党员,也是一名有着3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女同志。而且我不是在孤军作战,我相信没有过不了的坎。”袁谷红说。

就这样,袁谷红成为了河口镇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征地拆迁和群众工作的总牵头人,同时负责相关后勤保障工作。

一家一户的工作好做,而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征拆和影响范围涉及到湘潭县河口镇、杨嘉桥镇共7个村,其中河口镇范围内涉及4个村、71个村民小组、1800余户共7115人。这无疑是巨大挑战。

从2018年4月项目选址确定到2019年10月顺利开工建设的1年半时间里,袁谷红日夜都在为征拆和群众工作忙碌。

37.jpg△袁谷红在向群众宣传政策。

为了化解群众心中的疑惑和顾虑,袁谷红就带着宣传项目科学性、先进性、环保可靠性的知识手册和《中共湘潭县委湘潭县人民政府致全县人民群众的公开信》挨家挨户地宣讲、做工作。她还组织项目村的党员、群众及人大代表等到有已建成投产的同类项目的益阳、永州等地实地参观,请项目周边的群众现身说法。

还有人在要签字的关键时候“失踪”。袁谷红一路跟着来到这位村民平时工作的工地。十几趟下来,这位村民被袁谷红的执着和敬业精神所感动,终于在征拆书上签下了“同意”二字。

宏兴村银毫组有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也是项目的征拆户。两位老人对项目十分抵触,完全不相信现代技术。为做通两位老人的工作,袁谷红有登记记录的上门次数就多达32次。

第一次上门,老人家把车砸了;后来带着水果上门,老人又把水果丢在地上……但袁谷红总是和风细雨,笑脸相对。上门的次数多了,老人也就慢慢地敞开了心扉,当得知老人家里共有7口人,家庭经济困难时,袁谷红还帮老两口找了一个糊纸盒的工作。最终老人在征拆书上签了字。如今老人一家用征拆款在县城买了房子,与袁谷红也成了好朋友。

就这样,袁谷红和她的同事们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堡垒”,用真心化开一块又一块的“坚冰”。2019年10月28日,项目正式动工建设。2021年6月28日,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在湘潭县举行点火仪式。这标志着湘潭生活垃圾处理从卫生填埋过渡到无害化焚烧处理。一年处理生活垃圾约43.8万吨,年发电约1.31亿千瓦时。

袁谷红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22年8月,她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为更好发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示范引领作用,湘潭市通过成立“袁谷红工作室”, 探索出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的方式,快速提升年轻公务员的综合素养和群众工作能力。

38.jpg2024年3月,“袁谷红工作室”的导师带领学员在河口镇教学点体验早稻播种。

2023年6月,“袁谷红工作室”成立后,来自西藏的达娃欧珠成为第一批学员。因为地域差异和语言不通,初入湖南基层的他,没少苦恼。成为学员后,他经常跟着导师走村串户了解村情、调解矛盾。

“在一次次的开口与倾听中,我不仅逐渐听懂了湘潭话,还掌握了一些与群众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达娃欧珠说。在一次次与群众拉家常中,达娃欧珠从外地人变成了“屋里人”。

“通过跟着导师边走边看边学,我积累了不少基层矛盾调解的经验,切身体会到了基层治理的不易,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的务实敬业,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2022届选调生、易俗河镇副镇长李嘉璇说,“袁谷红工作室”的传帮带机制,有力提升了年轻公务员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同时,导师们言传身教担当作为、吃苦肯干、甘于奉献、廉洁自律的良好品格,将成为学生们受益终身的财富。

39.jpg袁谷红带领年轻公务员开展民情恳谈。

经过一年的实践,工作室导师从最初的57名发展到了77名,其中县级导师9名,乡镇导师68名,导师任期2年。选拔第一批学员114名,第二批学员188名,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持续“输血”。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