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墟“小物件”洞察商代“工匠精神”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8/26 14:1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1.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鸟形骨刻刀。李海珠 摄

2.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玉调色盘。李海珠 摄

3.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玉虎。李海珠 摄

4.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嵌绿松石骨虎。李海珠 摄

5.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骨笄。李海珠 摄

6.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玉螳螂。李海珠 摄

7.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嵌绿松石骨蛙。李海珠 摄

8.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玉鳄鱼形器。李海珠 摄

9.jpg

  8月25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内,精美的玉器、骨器、青铜器吸引游客观赏。这些文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距今已3300多年,是用玉和动物的骨、角、牙等制成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雕刻艺术品等,其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方寸之间可洞察商代匠人的“工匠精神”。图为玉柄形器。李海珠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