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汉简还原丝路历程,《“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出版

编辑:凌熙 发布时间:2025/2/24 9:04:53 来源:潇湘晨报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日前出版。

  简牍是纸张普及以前中国文字最主要的书写载体,记录了泱泱华夏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意义。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各族人民在此杂居共处,繁衍生息。因此,两汉时期多元文明的荟萃交融在敦煌出土简牍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这些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呈现真实历史细节的敦煌汉简,是人们认识“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交流史上伟大历史贡献的一个重要窗口,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7.png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一书通过深度挖掘简牍背后的历史文化,为我们走近敦煌汉简、走进真实丝路现场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该书围绕一枚枚具体可见的博物馆出土简牍,讲述了在汉朝丝路开发背景下的全景现场,将湮灭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官方要报、平实的百姓日常等,用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构建出丝路历史不可缺失的一环。以敦煌汉简来解读丝路历程,极具特色。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的四十多枚珍贵简牍,将其中涉及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的相关内容作为第一手史料,从中挑选出当下大众感兴趣的、与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有关联的、具有可读性的篇目进行解读,并与传世文献互证,形成系列文章,从而还原真实而充满细节的中国故事,让简牍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书中分五个单元,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过程与发展历程,从开拓丝路的英勇使者,到经营西域、稳固边疆的国士;从汉朝经营西域的政策,到丝路上的各类配套设施的完善,再到丝路畅通后的东西交往的盛况。每一单元通过若干精彩小节逐一展开,通过多维度的叙事方式,既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宏大历史背景,又细腻地刻画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而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将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揭示了简牍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

8.png

  本书作者马丽是甘肃简牍博物馆馆员,曾参与甘肃省张掖市黑水国汉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张掖甘州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上、下、续)的整理工作。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先后发表《从长安到敦煌——盛唐艺术在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中的反映》《吐蕃简牍特征浅析 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象征》等多篇论文。本书凝结了马丽在长期从事中国秦汉史、汉唐考古研究工作中积累的思考和成果。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