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推动中国航天走向“星辰大海”——探访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6/17 16:48:29 来源:新华网

  一同推动中国航天走向“星辰大海”——探访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

117.jpeg6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左)和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接受媒体团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肖逸晨、刘明洋、黄茜恬)“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相机指向机构系统”“落火状态监视相机”……在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太空资源实验室里,一件件深空探测相关装置让人目不暇接。

118.jpeg6月15日,在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太空资源实验室,媒体记者拍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主题采访活动正于此间进行。15日,媒体团前往探访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21年5月,聚集地质学、遥感、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在航天科技上展开深入研究。

  嫦娥六号日前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助力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

119.jpeg6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为记者讲解“嫦娥四号”着陆区三维地形模型。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该校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介绍,“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系统配备封装系统以全自动多点方式采样。受到地、月自转速度影响,人类不能直接观测月背及直接通讯,因此在月背探测和登陆的难度比在月球正面采样更大。理大团队根据过去在航天项目上积累的经验,为嫦娥六号相关装置进行了多项改进,使采样任务得以更快速地完成。

120.jpeg6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左)和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接受媒体团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我们十分感谢国家委以重任,让我们能展示香港的航天科技研究实力,在国家深空探测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容启亮说,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可吸纳国际不同地区航天机构的先进理念和想法,并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国家航天工程中。

121.jpeg6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接受媒体团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自2010年起,香港理工大学一直积极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计划,携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太空仪器,利用先进地形测量技术协助评估及选取合适的着陆点,先后协助国家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取得成功。

122.jpeg这是6月15日拍摄的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太空资源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表示,理大有超过30年航天科研工作经验,多次参与国家航天任务。感谢国家一直以来对理大科研团队的信任和支持,期盼能进一步发挥专长,与内地科研专家合作,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在携手探索“星辰大海”方面,香港与内地还有更多互动。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香港地区有1名载荷专家入选。首次有香港载荷专家入选国家预备航天员,进一步激发了香港青少年对国家航天事业的关注。

  香港理工大学也通过推动航天科普计划,培养香港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让他们将来可为国家和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123.jpeg6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接受媒体团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理大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学生成为拥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接受采访时说,希望香港青年紧抓国家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一同推动中国航天走向更深更远的“星辰大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