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世界,洞见未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包含标签【水稻】的相关文章
听两会 看湖南丨1.4万亿斤“中国粮”,湖南贡献多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写入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2024年湖南粮食产量创近9年新高,水稻面积、产量居全国第1位。 为推动解决湖南“稻强米弱”问题,今年湖南将大力发展“早专晚优”模式。 今年,湖南将启动建设“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大力发展“一企一片一种”订单生产,推动适销对路的优势品种规模化种植,实现优质优价。
三农
湖南发展
农业
种植业
2025/3/7 9:44:57
意义重大!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辅酶Q10,被誉为“人体的发电机”,能驱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同时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膳食补充剂。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人体自身可以合成辅酶Q10,但20岁以后合成数量大幅下降。再通过精准的基因编辑,创制了主要合成辅酶Q10的水稻。业内专家认为,辅酶Q10水稻的研制成功,将大大丰富辅酶Q10的食物来源,对今后将水稻培育成高营养作物意义重大。
科普
植物
水稻
辅酶q10
2025/2/14 15:47:28
实锤!这里的先民8000多年前就在种水稻
新华社长沙1月21日电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李家岗遗址,发现了2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说明早在8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开始种植水稻。??考古人员的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提早了近2000年——此前,在同样位于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500年的水稻田。李意愿说,清晰揭示的田块、沟渠等结构,显示出先民稻作生产已有较为成熟的管理。
文物
考古
水稻
2025/1/22 8:20:17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获全国“优秀” 湖南水稻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
傅聪 易昂) 202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国家发改委通报了2023年度省级党委、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结果,我省获评“优秀”等次。 加强政策支持。全省全面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强化基础支撑。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97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抓实“四良”集成。
时政
三农
湖南发展
农业
2025/1/3 10:48:15
希望的种子
2013年绥宁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赶花粉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因制种有积蓄,送孩子读书便有了底气。二组周某的老婆得了喉癌,因家里制种几十年有积蓄,得以及时去大医院治疗,而今已痊愈好几年。幸福似发酵的面团在迅速地膨胀,空气种弥漫着甜蜜的味道。
三农
水稻
杂交水稻
2024/9/29 19:57:17
古老水稻见证民族的时代变迁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新华社南宁9月1日电 题:古老水稻见证民族的时代变迁 新华社记者郭轶凡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座大山的梯田上,原为村民基本食物的水稻,竟成了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2024年2月,大寨村举行一年一度的旅游分红大会,全村282户获得725万元“年终奖”,户均2.5万多元。 如今,中国是世界最大水稻生产国,60%的人口以稻谷为主食。 水稻也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三农
农业
农村
水稻
2024/9/2 10:54:40
中国成功在大型煤田沉陷区上种植水稻
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和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在采煤地表沉陷浅水区水面种植的水稻。新华社发(谢睿摄) “这是国内首个在大面积沉陷区水面开展的水稻种植项目。”安徽所在的中国中部,采煤沉陷区面积约占全国存量的70%。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所属的淮南煤田是中国东南部地区资源量最大的一块整装煤田。7月30日,项目工作人员在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进行田间管理。
三农
农业
种植业
水稻
2024/8/28 8:18:26
秋日谷飘香
新华社发 秋收时节,多地水稻陆续成熟,农民忙着开镰收割,田间地头稻谷飘香,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8月13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欣荣村,农技员驾驶收割机收割稻谷。新华社发8月14日,四川省达州市麻柳镇圣龙庙村村民在收水稻。新华社发8月15日,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村民在晾晒稻谷。
三农
农业
水稻
2024/8/16 14:45:46
“稻+”复合种养助农增收——川南地区秋收一线见闻
新华社成都8月14日电 题:“稻+”复合种养助农增收——川南地区秋收一线见闻??8月上旬,川南地区迎来水稻丰收。2023年,受相关政策扶持,谭逵将这些年陆续流转的近300亩水稻田,全部改造为稻虾复合种养田。2024年8月7日,在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当地“稻+虾”种养户在农田里收割水稻。宜宾市兴文县五星镇的“稻+虾”农田。“发展‘稻+’复合种养关键还是靠农业技术,只有技术不断提升,才能让生产持续提质增效。”
三农
农业
种植业
农民
2024/8/15 14:24:07
湖南将补助重大水稻油菜品种 八月底前和十月底前可分别申报
近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制定了《2024年湖南省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水稻、油菜品种进行推广补助。 根据方案,将考察品种推广面积、单产、抗性、品质、生育期等关键指标,遴选一批生产急需特定绿色和高档、优质、广适的重大水稻品种,以及优质高产、短生育期的重大油菜品种进行补助。方案自8月1日起施行,水稻品种8月底前进行申报,油菜品种10月底前进行申报。
时政
三农
水稻
油菜
2024/8/7 11:41:01
徐一戎:终一生只为寒地稻花香
为了这个梦想,徐一戎择一事、终一生,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寒地水稻种植中来。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徐一戎开始了提高寒地水稻产量的探究。徐一戎如沙里淘金,捕捉寒地水稻的生育特点、高产途径。 这场早霜给徐一戎当头一棒,他认识到,寒地水稻种植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解决抗御冷害问题。 徐一戎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大胆的实践证实,北大荒寒地稻区,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
三农
农业
种植业
水稻
2024/7/24 9:18:10
镉砷超低积累两系杂交水稻创制成功
本报北京7月22电 记者张胜、通讯员胡时开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该所胡培松院士团队成功创制了籽粒中镉和砷超低积累的两系杂交水稻,为镉砷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地区生产重金属不超标稻米提供了解决方案。最终,结合稻米品质测定和综合农艺性状考查,研究人员筛选出镉、砷同步超低积累且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杂交稻品系及最优等位基因型组合。该研究对提升稻米安全品质、确保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
杂交水稻
2024/7/23 16:10:24
广告
阅读推荐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美伊下一轮核谈判前 伊朗寻求与英法德“先会面”
今日二审宣判!押送李铁的警车已进入法院
港湘热榜
跨国组合惊艳赛场,磨合半年摘得首冠
谢向前:以真心换真情,绘出助残“同心圆”
鏖战5日,2024乒超联赛男女团前四全部出炉
“月亮姐”庄淑华:长沙业余羽坛的“金牌红娘”
继续反制!中国对美所有商品加征125%关税
湖南柑橘专场推介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美关税重击台湾,赖清德“倚美抗中”只剩“裸谈”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华人“钢铁大王”被撕票,中国驻菲使馆发声
“天王山之战”!樊振东王楚钦上演巅峰对决
广告
视频推荐
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
相约长沙 艺彩飞扬——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专场,燃爆湖南大剧院!
专题推荐
两会
独家
时政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法律顾问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