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不能标了!如何看懂配料表吃得更安全?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一项直指“零添加”——??显然,“零添加”并不是安全标准,只是一种商业“话术”,也是一种营销噱头。相反,“零添加”食品不代表更安全,反而可能带来更多风险。??储存不当致变质风险“零防腐剂”食品实质上是将防腐责任转移给了包装技术和储存条件。如何看懂食品配料表吃得更安全???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食品安全 微生物 2025/3/28 11:15:57
颜宁,山东大学有新任职
近日,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校长李术才与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天伟,副主任朱永官、颜宁、黄和、张友明,以及9名参会委员颁发聘书。据悉,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大学建设,1995年正式开放运行,是我国最早布局的微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组建为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生物技术 微生物 颜宁 2025/3/11 17:13:44
这些“太空特产”将揭示生命科学奥秘
11月4日,一批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  因生物活性要求,这些“太空特产”被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至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交付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此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中,有三株产甲烷古菌。
科学 太空 微生物 斑马鱼 2024/11/7 9:01:20
中外联合研究团队解码海洋微生物“基因宝藏”
研究团队历时五年,通过对目前已公开的接近240TB海洋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拥有超4.31万个海洋微生物基因组和24.58亿个基因序列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数据库。  国际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专家穆拉特·埃伦认为这一项目很好地证明了海洋微生物的无限可能,“为在海量基因组数据中挖掘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相关的宝贵资源,指引了方向。”
科学 科普 生物技术 微生物 2024/9/6 11:37:22
我国首创!这一技术,成功跨越“死亡谷”
陈国强解释道,“它们分别负责对微生物基因实施切割、重组、运输。”陈国强坦言,成功的秘诀是信念与坚持。  踩实“转化”之路  工业放大攻坚期间,2018年,陈国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并在“小试”“中试”与规模化生产中得到验证。  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生物技术 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 陈国强 2024/7/19 9:27:04
6300余株极端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落户”甘肃
新华社兰州5月17日电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了解到,经过多年努力,该院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从各类极端环境中收集6300余株微生物种质资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干扰,极端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面临着减少现状,保护和挖掘极端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意义重大。对此,研究人员于2019年开始建设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科普 环境 生物技术 微生物 2024/5/17 15:59:09
清洁过度可能更容易过敏
“过度清洁会造成有益细菌缺失,导致免疫失衡,反而容易导致过敏。”  “适度接触微生物,可能会降低人们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经过冲洗的衣服,洗涤剂仍可能残留,接触皮肤后会产生刺激,过敏者就会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马婷婷提醒,如果将家里清理得过度干净,所有地方都喷洒消毒水进行杀菌,让孩子处于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里,就可能使孩子失去增强免疫力的机会,这样反而会增加过敏的概率。
健康 养生 微生物 皮肤清洁 2024/4/7 16:30:02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