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两大遗址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5日讯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同意将四方城遗址、高庙遗址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高庙遗址位于怀化市洪江市岔头乡岩里村,是一处典型的贝丘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湖南已有铜官窑、城头山、炭河里3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园。里耶古城、老司城、汉王陵以及此次新晋的四方城、高庙共5处大遗址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
文物 考古 四方 2025/7/25 21:45:51
文物长卷丨西夏陵——多元文明交融一体印记
一段神秘壮阔的西夏历史一处多元交融的文明见证当地时间7月11日一记落槌声在法国巴黎响起“西夏陵”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这也是宁夏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20世纪70年代西夏陵首次进入考古学界视野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西夏陵坐落在贺兰山洪积扇戈壁滩上是西夏皇家陵园 由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5.03公顷的北端建筑遗址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组成占地近40平方公里与贺兰山势交相辉映 西夏陵出土7100余
文化 文物 考古 西夏 2025/7/21 11:45:11
云南省博物馆新展勾勒边疆融入中华文明历史图景
汉武帝经略西南之前,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夷地区有滇、夜郎等数十个乃至上百个部族或所谓的古国,创造了高度发达并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7月15日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的“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展,勾勒出战国秦汉时期云南从西南夷各族群到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益州郡的历史脉络,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一个生动地域样本。展览是云南30余年最重要考古成果的集结。
文化 文物 考古 博物馆 2025/7/17 14:45:31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7月16日上午,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李卫超 摄7月16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当日12时起对公众免费开放。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作为洛阳“五都荟洛”文化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将通过建筑叙事、科技赋能、IP活化、业态创新等特色亮点,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典范,以“对话古今”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文化 文物 考古 博物馆 2025/7/17 8:40:54
昭彰“文明密码” 展现“多元一体”——“西夏陵”成功申遗综述
遗址本体保护是西夏陵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年7月9日,在宁夏银川,工作人员利用西夏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对陵区进行监测。如今,西夏陵保护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西夏陵的陵寝制度融合了中原汉文化、佛教文化及党项民族的独特传统,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考古研究为抓手,持续挖掘提炼西夏陵价值内涵。这次,他们把西夏陵遗产文化价值设为主要议题,推动形成国际国内学术共识
文物 考古 西夏 2025/7/15 9:10:12
良渚遗址:高科技呵护文明圣地光彩
新华社杭州7月8日电 题:良渚遗址:高科技呵护文明圣地光彩??2015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宣告发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同月,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目前,良渚遗址的文保工作得到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支持。
文物 考古 华夏文明 良渚 2025/7/9 8:39:01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丨守窟二十余载,他未曾离开
今年77岁的仁增旺扎家住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嘎村皮央组。皮央的石窟分布在山体的前山和后山,实际调查统计的数字接近1000座。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被发现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考古专业人员先后多次对遗址进行维修保护和调查发掘。2013年经国务院核定,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矗立于壮阔土林中的文明瑰宝,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瞻仰。
文物 考古 2025/7/1 8:48:44
马王堆丝绵袍修复后、曾国藩全套盔甲首次展出
西汉绛紫色“长寿绣”丝绵袍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汉墓,即辛追墓。此类绵袍应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服装,也是汉初的时尚服装。  首次全套展出的曾国藩双眼花翎铠甲,由上部的盔帽、上身甲衣、下身行裳和弓箭插袋等四部分组成,配套 “一品当朝”坎肩一件,附有铠甲衣箱一口。
文化 文物 考古 曾国藩 2025/6/30 11:04:23
近镜头·习近平的文化足迹丨“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
郭汉中已经带领团队完成了数百件新出土文物的清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察看过的这件青铜神坛底座也有新进展。“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总书记对三星堆的关注重视,激励着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考古工作、更主动地投身考古事业、更深入地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文物 考古 华夏文明 青铜 2025/6/27 16:41:02
为“农耕中国”寻根的人
国际上有一个名为爱思唯尔的机构,每年都会颁布“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被视为学者研究世界影响力的晴雨表,植物考古学家赵志军,是“社会科学”榜上连续5年出现的名字。赵志军说,“中国古代文明的特色在农业起源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从40个样品中,赵志军“捉”到了600多个稻属植硅体个体。这成为当时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水稻栽培的证据。
考古 农业发展 华夏文明 水稻 2025/6/27 15:30:39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珍贵藏品:鸡血红缠丝玛瑙
作为汉代文明在北京地区的重要标识,大葆台遗址先后共出土汉代文物千余件,是研究西汉中晚期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发展以及北京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遗址出土的玛瑙,由北方草原丝路贸易而来,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丝路的见证。??其中,鸡血红缠丝玛瑙经过精心琢磨,鸡血红花纹跃然其上,色彩鲜艳夺目,尽显高贵典雅。??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文化 文物 考古 丝路 2025/6/27 15:24:25
考古专家:后庄人首纹玉戚为夏王室遗物 可助力探索夏文化
史前玉器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乃诚研究员2013年起开展夏时期玉器探索研究时就对后庄玉戚进行分析,通过10多年持续深入考证和相关对比研究,认为后庄人首纹玉戚为夏王室遗物,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线索。后庄人首纹玉戚。  “据此可以推定,后庄人首纹玉戚是夏王室的玉器,自然是说明夏王朝存在的重要证据。”
文化 考古 2025/6/24 9:18:12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