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13日电(记者吴宇)上海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4)丝路城市:形塑“全球南方”城市网络》。这一报告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大量成果落地,丝路相关节点城市快速发展,为国际城市群提供了“全球南方”增量,“全球南方”城市网络正在形成。
据《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4)丝路城市:形塑“全球南方”城市网络》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介绍,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对138个国家的350个城市研究后发现,在近年来外部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丝路节点城市的功能差距逐步缩小,发展趋于均衡。从区域上看,欧亚大陆已成为丝路重要节点城市的主要集聚区域,以南非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两座城市为代表,“全球南方”城市的新兴节点地位不断提升。
屠启宇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城市群提供“全球南方”增量,推动“全球南方”城市网络形成,其意义在于促进参与个体众多、联系方式多样、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国际城市间多元互动的确定性。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4)丝路城市:形塑“全球南方”城市网络》评选出32个具有较高设施联通性和资金融通性的重要节点城市、18个次要节点城市和31个一般节点城市。其中,曼谷、阿拉木图、阿斯塔纳、迪拜、伊斯坦布尔、胡志明市、吉隆坡等城市入列重要节点城市;圣彼得堡、雅加达、阿布扎比、清迈、雅典、乌兰巴托、海防、多哈、开普敦、河内等城市入列次要节点城市。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创新团队开发的智库产品,定位是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国际坐标系,促进中外城市合作发展,至今已连续出版13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