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网联清算公司表示,将充分发挥网络支付主渠道作用,持续优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支持更多境内主流钱包上线“外卡内绑”,持续扩大“外包内用”的国家、地区覆盖面;积极开展同境外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来华人员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景支付畅通无阻。(3月3日中国新闻网)
据介绍,网联清算公司推出的“外卡内绑”业务模式,支持境外居民将Visa、万事达卡等主要银行卡组织发行的境外银行卡绑定至境内钱包,实现了境外银行卡与境内条码支付的无缝衔接,使来华人员在境内顺畅支付,目前日均交易量超同时;积极打造“外包内用”交易主渠道,支持境外居民直接使用境外钱包向境内商户支付,目前已覆盖东北亚、东南亚、中亚等8个国家地区的12个当地头部钱包,让境外人士无需下载境内钱包,即可在境内享受便捷移动支付。
随着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金融领域不断创新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很快,成为世界上移动支付最普及的国家,无论交易规模还是应用场景类型、数量,均居于全球第一,显著降低市场交易主体的资金成本及时间成本,有力促进了消费升级。更重要的是,据此形成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涵盖了日常购物、出行、娱乐、理财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支付习惯和消费模式。
由于我国移动支付“遥遥领先”,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与我国差距甚大,转账、信用卡、现金支付仍是最主要支付方式,移动支付纯属“小众”,根本谈不上普及问题,遑论使其国民养成移动支付习惯。基于这种现实,近年来,外籍人士来华工作、学习、生活、旅游期间,频频遭遇支付不便利难题,面临与我国老年群体类似的“数字鸿沟”,许多老外因此吐槽“没法花钱”。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旨在主要应用场景推进支付“适外化”,营造多元便利的“支付友好型”环境。网联清算公司上述举措,以及日前央行将来华外籍人士单笔和每年累计交易移动支付限额分别提至5000美元、5万美元,即是积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各部门在推动支付“适外化”工作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大胆创新,完善软硬件配套,特别要突出重点、打通堵点、扩大场景,使来华外籍人士踏入我国国门之时即可有多种选择无缝对接,实现“无忧支付”,了却后顾之忧,助推“入乡随俗”。只有这样,才能尽显待客之道,让更多老外在华“不见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