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三办”服务 根治“两头跑”难题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5/10/30 11:41:16 来源:港湘新闻网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但搬迁群众因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导致的“两头跑”办事难题,成为影响其稳定安居和融入新环境的梗阻。绥宁县直面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推行“三办”服务模式,系统破解了这一困扰搬迁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较好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发展好”目标。

一、系统谋划,以机制创新破解历史难题。根治“两头跑”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户籍限制和区域壁垒。一是一站式集成。在深入调研全县易地搬迁群众分布和办事需求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出社保参保缴费、临时救助、子女入学等72项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并将其中的64项直接纳入安置区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实现了由“人跟着户籍走”到“服务跟着人走”的根本性转变。二是跨部门协同。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牵头,县发改局统筹,联合教育、公安、农业农村、民政、人社、卫健、医保、退役军人事务局等10部门联合行文,制定出台《绥宁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机制,明确迁入地作为服务主体的责任和权力,推动政务服务体系重构。三是全覆盖推广。在全县所有安置点制作《“三办”服务清单》宣传展板,发放服务手册和便民服务指南各2000余册,布设政策宣传横幅80处,点对点全覆盖推送宣传短信,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发放“便民服务卡”公示服务专员联系方式,确保群众“一卡在手、办事不愁”。

二、流程再造,“三办”模式实现服务全覆盖。一是打破户籍限制,推行“属地办”。坚持“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的原则,将大部分高频事项直接下沉至安置区办理。在各安置点设立功能完善的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清晰公示事项清单和办事流程,确保搬迁群众“只进一扇门,可办多种事”,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为办理医保、社保、救助补贴等日常事项而长途奔波的问题。二是解决跨域难题,实行“代理办”。对于少数确需回原籍地办理的事项,建立“迁入地受理、代办员跑腿、原籍地协同”的全程免费代办机制。各安置点组建由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安置点管理员等构成的代办员队伍,明确代办流程和时限,为群众提供无偿跑腿服务。同时,建立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线上协同渠道,如通过建立“易地搬迁对接联络群”,实现线上确认、线下审批,有效提升代办效率。三是聚焦特殊群体,开展“上门办”。针对残疾、高龄、重病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发现”,通过定期走访摸排建立服务台账,提供“预约上门办理”服务,将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床边、桌边,实现从“办事跑远路”到“服务零距离”的转变。

三、支撑有力,确保“三办”服务可持续运行。一是全面保障基层服务力量。在全县15个大中型安置点设置43个公益性岗位(1000元/人/月),财政全额保障待遇;对5个500人以上大型安置点派驻2人乡派工作组常驻管理(26400元/人/年);为6个大中型安置点各增设1名专职村干部职数;同时,按安置点管理员职数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核拨工作经费,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二是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针对安置区公共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普遍性难题,创新制定了《绥宁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基金管理办法》,设立专项维修基金。每年通过财政专项投入、安置区光伏发电收益补充、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资金120万元。明确了“管委会申请、乡镇初审、部门论证、政府审批”的规范使用流程,为安置区住房共用部位、公共设施、配套基础设施的维修管护提供了稳定资金保障。三是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在安置点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成立小区管委会、推选楼栋长、建立干部巡查机制等,形成“即时感知、快速办理”的治理格局。从护栏维修到路灯维护,从垃圾清运到困难帮扶,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能够得到及时响应和解决,增强了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安置点真正成为“安心家”。

四、成效显著,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面提升。一是办事效率大幅提升,群众办事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显著降低。以关峡乡三板桥安置点肖力克户为例,原本需返回原籍(金屋塘镇)办理的事项,现在可直接向安置点服务专员申请代办,无需自行往返奔波,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二是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增进了与群众的情感联系。如湘商产业园安置区代办员唐峰同志,在了解到安置点群众林安友因去年脚部摔断、行动不便,无法自行办理相关救助手续后,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第一时间入户详细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资料,成功为林安友办理了临时救助,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三是搬迁群众融入感增强,通过便捷的政务服务和社区治理,加速了其在新环境的心理融入和社会融入。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使政务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富有温度和温情。截至9月30日,全县为搬迁群众办理的1038件高频业务,均通过安置区便民服务点或干部代办等属地方式高效办结,已成功实现了“办事不出安置区”,有效杜绝“两头跑”现象反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