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黄秋霞 汤雪
56岁的常先生(化名)一年前出现活动后气促明显,辗转求医后未能明确病因,近日,因气急、胸闷明显加重,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接受治疗,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诊断出“牛奶肺”,接受灌洗治疗后,医生从他的肺里洗出了14800ml的牛奶状液体。
据了解,常先生在长沙某建筑工地做事,三年前体检发现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其间辗转各家医院检查,肺部病灶逐步进展,但未能明确诊断。1年前,他在进行上楼等活动后,气促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一周来,病情日益加重,走路都很困难,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求诊。科室迅速完善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其为肺泡蛋白沉积症,俗称“牛奶肺”。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杨红忠介绍,肺泡蛋白沉积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原发性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但也需警惕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主要症状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轻,影像学表现重,肺部CT表现为“铺路石”“地图样”改变。
目前主要治疗方案为全肺灌洗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其中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此类手术需要强大的麻醉支持,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医疗团队密切协作才能完成。专家团队充分讨论后,决定为常先生进行大容量肺泡灌洗术,在全麻支持下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下,前后进行了左肺及右肺两次大容量肺泡灌洗。手术很顺利,术后恢复状况良好。
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床上,常先生开玩笑说:“像换了个肺”。为了表达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感激之情,他特意制作“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锦旗,送给了医务人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