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政策促进罕见病药物研发

编辑:千寻 发布时间:2024/3/1 11:54:00 来源: 科技日报

随着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建立,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罕见病相关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引进、研发和生产,并加快罕见病药物的注册审评审批,罕见病药物在国内的上市数量逐年提升。根据《2024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165种罕见病药物上市,涉及92种罕见病。

然而,由于罕见病患者数量少,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相对困难,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往往价格高昂。此外,由于难以达到常见病用药的销售量,企业研发罕见病用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进一步解决罕见病用药难题,让更多罕见病有药可医?

“不少罕见病药物确实非常昂贵,很多患者根本无法承担。一些罕见病治疗难以依靠手术进行,因此用药是治疗关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罕见病医学中心(筹)副主任杜启峻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将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创新机制引入罕见病用药等举措,大幅改善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情况。

以深圳为例,去年推出的惠民保将7种罕见病高价自费特效药纳入保障范围,保障额度可达50万元,对罕见病治疗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治疗用药的费用可能一年需要几百万元。药物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降低,叠加报销后的价格让更多患者可以负担得起药费。”杜启峻说。

罕见病创新药物的缺乏,也是患者有效治疗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杜启峻坦言,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不同,已经上市的罕见病药物“能数得出来”,治疗效果往往也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罕见病药物研发仍存在研发周期长、经费投入高、临床研究开展难等问题。

为此,相关部门支持医疗机构开展罕见病中心建设,跨地域开展医疗团队间协作,共同推进罕见病诊疗、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在机制创新方面,新的机制试点让罕见病患者进一步获得创新药物的诊疗机会。

如“港澳药械通”政策,通过打通进口审批、境外采购、进口通关、贮存配送、临床使用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推进急需药械在指定医疗机构中的临床应用。杜启峻介绍,这一政策不仅让患者用上了内地暂时没有上市的急需药物,也能助力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推进,帮助更多罕见病药物研发和上市。(记者张佳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