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聚焦天文学的公众参与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5/8/1 8:35:0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大连7月31日电(记者郭翔)“天文学是人类探索宇宙最古老的科学之一,也是最具开放性和协作性的学科。公众科学的兴起,为天文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刘继峰在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上说。

这是7月31日拍摄的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31日,由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教育机构的代表参会。本次大会旨在推动天文学的普及与公众参与,聚焦公众科学项目的实践与创新,推动天文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人工智能的科学应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天文观测、数据分析和科学探索。

7月31日,工作人员在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活动现场展示使用天文摄影机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依托‘星语’和‘天一’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我们构建了天文人工智能学习社区,让青少年能够通过智能观测和数据分析参与科研探索。”刘继峰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正重构天文学研究范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助力更多天文公众科学项目的建立,推动天文数据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开放共享。

7月31日,与会人员在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活动现场观看天文科普视频。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如何让更多“仰望星空”的眼睛,成为“探索宇宙”的力量,与会代表们从政策制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技术标准、剖析国内外典型案例等多个维度进行讨论,认为可探索建立“科学家设计—公众参与—成果共享”的生态,激发全社会对宇宙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7月31日,与会人员在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活动现场听取报告。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这是7月31日在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活动现场拍摄的天文摄影器材。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