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全面完成沧源崖画数字化记录 守护“人类童年记忆”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9/11 16:47:08 来源:新华网

  记者9月10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文保工作人员经全面调查记录,目前已完成沧源崖画本体基础数据收集、高精度年代测定、全景三维扫描等工作,为探索崖画作画人群生活年代、生业模式、精神世界、迁移扩散等课题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57.jpg崖画记录现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山崖石壁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久远、保存完整的彩绘岩画群之一。自2018年起,在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内外十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对沧源崖画展开系统调查记录。

  项目负责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吴沄介绍,团队运用国际通行的岩画调查、记录方法,同时利用考古调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的手段,揭示了沧源崖画及其所在区域同时期遗址的分布状况、文化内涵等情况。

  目前,团队已完成沧源崖画及相关遗址分布地形图制作。通过高精度铀系测年获得沧源崖画的绝对年代为距今3800年至2700年之间,同时,对崖画颜料及相关遗址文化层中出土的颜料、赤铁矿矿石进行了采样和分析。

58.png沧源崖画3号点全景图(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研究发现,沧源崖画可辨认的图形内容以饰羽、饰角、饰尾、饰耳和有羽翼的人物为主;此外,还绘有各类动物、村寨、房屋、太阳、弓弩、手印等内容和符号,表现的内容多为巫术、狩猎、驯养、定居、战争等重要活动。

  据介绍,沧源崖画罕见且全面地记录了史前西南边疆地区先民的社会经济和精神世界,沧源崖画及相关遗址的考古工作将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古代民族交流、扩散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史等课题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岩画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案例。

  除了对沧源崖画调查研究,研究团队还对沧源县及耿马县、永德县境内的部分小黑江及其支流流域新发现的岩画点和周边史前遗址进行了调勘,同时针对当地少数民族开展了相关口述史记录研究。(记者许万虎、严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