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黄红:连年汨水久屯营,三战长沙裹尸还

编辑:凌熙 发布时间:2025/8/5 15:25:08 来源:华声在线

2.jpeg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郭宸

  “黄红烈士,陆军少将,黄埔军校五期,一九四一年抗日战争长沙第三次会战阵亡。”

  8月2日,邵东市观音阁村,抗日烈士黄红的墓碑在夏日晨光中静静矗立。

  邵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申湘黔告诉记者,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邵东市人民政府为黄红烈士整修了墓园,并重新立墓碑,上书“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8个字。

  22岁离家从军,37岁马革裹尸,家乡人始终铭记着,他用生命践行了“寸土不让”的庄严承诺。

  1904年,黄红出生于湖南宝庆观音阁村(今属邵东市),从小立志报国的他于1926年南下广州,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毕业后,黄红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7军95师284团团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黄红随部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其间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黄红治军颇为严谨。1939年,他率284团驻防第九战区汨罗新市、黄柏、沙溪一带时,以身作则,体察士兵疾苦,与士兵同吃大锅饭,军中官兵对黄红颇为敬服。黄红还喜欢和群众打交道,注意和当地百姓搞好关系,当地民众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1939年9月,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率10万之众,以求“一个星期内占领长沙”,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是役,黄红率部随第37军南撤吸引日军,配合东西两翼的增援部队对日军形成包围之势,并切断日军补给线。在第九战区各部队奋战下,10月1日,冈村宁次下令撤军,并于8日撤回新墙河北岸,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1941年9月,日军再次调集10万兵力和大批飞机、舰船,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黄红率部在新市银子坳一带修筑战壕、碉堡,建立防线,严阵以待入侵之敌。

  此一役,日军攻势凶猛,一度突破守军防线,占领长沙。但百姓积极支前,帮助中国军队运送伤员,军民合力持续对日军进行打击,使日军3天后便撤出长沙。10月6日,日军再次退至新墙河以北,第二次长沙会战又以中国军队胜利而告终。

  两个月后,日军卷土重来,悍然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敌人进攻前,284团驻地一所学校的教师郑源受乡人之托拜访黄红,询问战争形势。当问及黄红家属时,黄红说:“早送走了,现只等鬼子来了!”誓与阵地共存亡。

  12月28日起,日军两个师从37军防区强渡汨罗江,并利用飞机掩护,向37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黄红率284团官兵坚守阵地,多次打退日军进攻。

  12月29日,日军下达“以主力向长沙方向追击”的命令,37军转为正面迎战日军主力。在日军重炮攻击下,284团损失一个营的兵力,阵地失守,黄红带领部队官兵转战飘峰山,继续与增援日军展开血战。

  见久攻不下,日军调飞机对飘峰山进行低空轰炸,再次对284团造成了重创。黄红率部退守长沙县境内铁甲桥对面山头,继续作战。激战中,黄红被敌军空投炸弹炸伤头部,壮烈殉国。

  日军撤退后,黄红部原驻地的数百名民众为黄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黄红生前的好友、当地教师郑源为黄红撰写挽联:连年汨水久屯营,棨戟频瞻,公有威仪率僚属;三战长沙方奏凯,裹尸归葬,我为邦国哭将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