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永州?|农旅助力,幸福就在青山绿水间

编辑:千寻 发布时间:2023/6/16 10:38:45 来源: 大公湖南

青山环抱,绿水逶迤;蔬果飘香,荷浪滚滚。走进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中山街道潭田村,田成片、路成网,幸福在人们的脸上,也在目之所及的青山绿水间。

从当年的“落后村”,到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湖南省特色精品村、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潭田村的乡村振兴搭上了“农旅”列车,村民纷纷感慨家乡的美丽嬗变。

绿色果蔬,带动村集体收入

潭田村的生态农业产业园里,一座座日光大棚一字排开,如白色波浪,在开阔的乡野间绵延。大棚内,富硒大豆、西瓜、草莓等优质果蔬正茁壮成长。“不久,这批绿色果蔬就熟了,到时又能为村集体经济添一笔不小的收入。”新田县中山街道潭田村驻村工作队长何涛说道。

谈及发展历程,何涛告诉记者,2017年以前,潭田村的村集体经济还是一块“空白”,年收入不到2万元;同时,产业缺乏活力,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单一,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

好在,潭田村抓住了党的好政策。2018年,潭田村落实新田县“五抓五变”措施,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流转村内土地1600余亩,引进企业建设大棚水果采摘园70000平方米,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3600平方米。“这些采摘园、种植园建起来后,村里很多人都去那上班,我一个闲置在家的人,也有了一份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在家门口上班的村民欧阳海霞笑着说。

如今,通过土地流转增值、产业利润分红,结合“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潭田村户户都享受到了土地流转的红利、全村也成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不足2万元到50.6万元的跨越。

其实,潭田村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新田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田县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县空壳村全部清零,224个行政村(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了5万元以上。

农旅助力,拓宽兴村富民路

满池的荷花静待盛开,秀丽的山水广吸游客,有趣的采摘留住欢乐……可以说,如今的潭田村,远客近邻来此,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气息。

“这边的生态环境好,人流量也不错。”选择在潭田村开餐饮店的蒋佳佳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她和朋友租下了潭田村的一栋房子,投资经营了一家“美食+打卡”的网红店铺,开业不久,生意便红火了起来。“等眼前这片荷花开了后,又能吸引一波游客前来。”

“就地取材,就是我们开展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潭田村支部书记乐茂坦言。近年来,潭田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也离不开其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布局。村内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潭田村河域风景与玉峰寺、南门山郊野公园等景点连为一体,实现了有景点看、有美食吃和有瓜果采的独特乡村农旅路子。

于此同时,通过引导村民建设“美丽菜园”、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严格督导卫生规范等举措,潭田村进一步提升了人居环境,也有效助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卖给游客的土特产,必须清洗干净。我们村的金名片,必须认真守护。”村民欧阳海霞说。

从绿色果蔬到农旅助力,从瓜果飘香到游客红火,坐拥新田县三大特色景点的潭田村建成集观光、采摘、农耕于一体的景区村庄,“节假日期间,我们村客流量最高超两万人次;生态旅游这块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达9.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何涛介绍。

和美的潭田村,如今的小康生活越来越有劲、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接下来,我们将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一三产业的同时,有计划地发展第二产业,努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带领村民们朝着更美好的小康生活迈进。”对于未来的工作计划,乐茂信心十足。(文/大公湖南 龙敏 许静 侯润滋 梁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