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记忆及非物质交通遗产》正式出版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6/25 14:37:13 来源:潇湘晨报

近日,国内第一部交通类记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湖南记忆及非物质交通遗产》,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

交通文化遗产见证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2018年7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决定成立《湖南交通遗产》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拟分五卷——《湖南古代廊桥》《湖南古代石拱桥》《湖南古代梁桥、跳桥》《湖南古路亭及舟车马具遗存》和《湖南记忆及非物质交通遗产》出版,以文载道,以史鉴今,传播交通文化,传承湖湘文脉。

226.jpg常德发现的战国錞于帆船图案

《湖南记忆及非物质交通遗产》以2009年交通文化遗产普查成果为基础,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线索,整理著录古代交通涉及的文献传说、碑刻赋记、行旅诗篇、凉亭楹联、道途歌谣、劳动号子、成规公约和习俗禁忌等,从多视角、多方位展开了一幅内涵丰富、饱含行走智慧的湖湘交通文化画卷。

225.jpg龙山里耶出土J1(16)52里程简及路线图 长沙简牍博物馆 绘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二章“文献传说”“交通碑铭”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展示大至国家“祀与戎”、小至乡村“修桥筑路”的交通文化;第三、四章“行旅诗篇 凉亭楹联”“道途歌谣 劳动号子”选录文人墨客及劳动者相关创作,从雅、俗视域赏析交通文化;第五章“规章告示 禁忌与船俗”则是成文与不成文的交通制度与规则,侧面反映了旧时社会生产关系与价值观。

227.jpg安化永锡桥“情迷古道循茶马,梦伴伊人上鹊桥”联 童迪 摄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蒋响元和江雨馨编著的《湖南记忆及非物质交通遗产》,即是在这种背景下问世的。

228.jpg酉水船工号子 汪石凌 摄。

潇湘晨报记者常立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