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高职院校专业不宜“朝设夕改”

编辑:千寻 发布时间:2024/3/1 8:57:37 来源: 东方网·东方快评

近两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的“撤”与“立”方面动作频频。且这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仍然存在“一哄而上”“追逐热门”,重招生效果,轻就业指导,部分专业设置较为随意,缺乏科学严密论证等问题。(2月28日 《工人日报》)

一些高职院对开设专业进行频繁调整以及追逐“热门”的行为,从好的角度来看,传达着校方追求技术创新前沿和经济发展潮流的目的。同时,设置一些“爆款”专业也能够吸引一部分学生报考该学校,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专业调整这一措施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高职院校在专业调整方面过于“任性”,甚至“朝设夕改”,势必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院校的专业设立以及调整应当慎重,切忌不要“盲目跟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相当迅速,为许多行业带来了有利的机遇与风口,自然会使得一部分专业的前景看起来明朗,热度与呼声有所提高。但某领域或者某专业的“热度”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不论是产业升级造成的技术迭代,还是科技创新拓展出新的发展方向,都会在新兴领域创造出很多机会。时代永远在进步,世界时时刻刻都在改变,而这些变化往往又领先于人们的认识。倘若哪个专业热门抢手,院校就要设立哪个专业;哪个行业稍稍不景气,就要放弃相关专业;人云我亦云,如何得了?

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学校需要借鉴外部经验信息做出相关决策,也更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力。倾向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应当着力养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具备明确的发展方向。教育的自主性固然不可缺乏,但“自主”不代表着就要被一些信息“牵着鼻子走”,随波逐流又怎见学校特色?高职院校要理性分析社会发展状况,行业形势,从整体布局,进行长远计划,做到“赢在未来”。

并且,相比于将专业“改来改去”只求招生纳新,这些高职院校更该担起技能人才的培养责任,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力过硬、专业扎实的毕业生。学校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来使自身专业同外部的发展动态接轨。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前瞻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得他们在进入社会时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与其强调“专业名称”,追求“热门方向”,不如将教学搞好,把实践做扎实,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术人才。

改换专业,亮的只是门面,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底子扎实,思想新颖。高职院校在专业调整时首先要为学生的就业考量,要从学科建设和教学的角度考量,更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为社会输出人才”才是硬道理。学校要发展,就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想着靠换换专业招揽学生,只有一所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真正培养了学生,它才能够被大众信赖和认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