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美好生活

编辑:千寻 发布时间:2024/3/8 16:48:47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代表委员手记

作者:梅亦(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专门论述。我认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拿江西的博物馆来说,2023年江西省博物馆入馆总人次超5700万,创历史新高。江西省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相继成为“网红打卡点”“旅游热门地”,悠久璀璨的赣鄱文化在文博场所里流光溢彩。

“博物馆热”正是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缩影之一。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怎样进一步用文化赋能美好生活?我认为可以在这样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首先,在政策保障方面,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这“四馆一站”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提高群众参与度和认可度,才能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

其次,在设施建设方面,应该继续加大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覆盖率。还要活化利用古建筑、古祠堂、古戏台等乡村文化资源,建设主客共享、展现新时代乡村风貌的文旅消费新场景。还可以通过建设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大家更便捷地享受身边的文化服务。

最后,在服务供给方面,可以加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力度,广泛开展诸如四季村晚、广场舞、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让群众文化活动成为独特的文化风景。

此外,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文化与旅游产业“双向奔赴”。一方面,致力于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旅游功能,打造一批以文化场馆为核心的“旅游新地标”。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景区、历史街区、度假区、商圈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将“三区一圈”建设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当前,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补助标准普遍较低,已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我建议适时提高相关经费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奋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生活、走入群众心里。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8日 08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