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下午,河南大象新闻发布了一条“00后扮锦衣卫迎大家返乡”的微博视频,视频显示,00后大学生周同学等8名大学生,连续一周身穿飞鱼服扮锦衣卫在高铁站迎接各地游客以及返乡人员回家,目的是“想让务工人员下车后感到温暖”。此事引发网友热议,认为“无知太可怕”。洛阳12345回应称,将对此事进行核实了解。(1月30日澎湃新闻)
随着今年初哈尔滨出圈,各地文旅也加强了宠游客的竞争。1月12日,洛阳高铁站现185古装护卫霸气接站:“神都洛阳恭迎公主殿下回城”。如果说这是借用了“漂亮的公主请上车”这个网络梗,大家还能理解。
到了1月15日,署名“河南文旅”的账号发出“身高180以上单身未婚男青年积极返城为家乡旅游文化工作添砖加瓦”的视频,则被网友戏称“甩出‘美男计’招揽游客”。虽然这庸俗了点,但也不算太出格。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还是发布严正声明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唯一官方账号名称,其他所有‘河南文旅’之账号名称均为侵权冒用。”
万万没想到,这个@河南之声的微博视频展现的场景竟然更进一步,直接由00后大学生扮演锦衣卫。在这条视频下方的评论区,网友纷纷评论:“这是把锦衣卫迎客理解为衣锦还乡了?锦衣卫和衣锦还乡有什么关系?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太可怕!”“看到一群cosplay,真的会觉得温暖吗”“带给人的不是‘温暖’,可能是‘寒颤’,以为锦衣卫来抓人了”......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明朝锦衣卫和东西厂》一书中介绍:锦衣卫是内廷的侦察机关,可以直接取诏行事,有任意逮捕官吏平民、加以刑讯判罪和行刑的最高法律以外的权力,不必经过外廷法司的法律手续,甚至本卫长官亦不得干预。
00后大学生扮演锦衣卫迎接游客或返乡者,堪称对历史知识的无知。而更让人不爽的是,这个视频的背景音乐还盗用了红色娘子军的歌曲,如此混搭,视频制作者已经涉嫌违法。洛阳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核实了解后,即使是视频造假,也要追究发布者乃至平台的责任。
此事给我们带来三点警示。
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文化“感冒”,旅游则伤“肺”。人文经济是旅游的“皮”,热搜经济是旅游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要继续加强对短视频的治理。中央网信办决定1月18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宣扬猎奇行为、违背公序良俗问题”。正像今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焦正建议的,进一步提高网络平台对于违规视频甄别打击能力与效力,加强对自媒体发展的规范和监管,同时增设“正能量”按键,将视频流量与视频文化质量与价值观导向直接挂钩。
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高校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研究、权威解读和创新性转化,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的挖掘和阐释,厘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系统性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地认知和接受。政府和社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新媒体平台的结合,重塑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比如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