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辞:晏殊的高楼秋意与千年咏秋绝唱
当晨霜漫过篱角,将菊瓣染成半透明的玉色,天地间便有了霜降独有的清寂。这是秋最后的留白,也是岁时赠予人间的一首冷调诗。此时总想起晏殊,那个站在北宋繁华里,却能把秋意酿成浅愁的词人。他的人生如锦绣铺就,跳过科考便入仕途,官至宰相,却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的词句里凝眸
晏殊的秋,是从“槛菊愁烟兰泣露”开始的。霜降清晨的庭院,该是这般模样:竹篱边的秋菊裹着薄烟,像美人蹙起的眉峰,连花瓣上的霜珠都似含着泪;阶前的兰草垂着清露,滴滴都是无声的叹息。他偏要将无情草木写得有情,用一“愁”一“泣”,把霜降的清寒酿成心头的软意。罗幕轻垂,帘外的寒意悄悄渗进来,却不及那双燕子飞去时的寂寥——燕儿总是成双的,它们掠过霜天,向着南方迁徙,只留下空庭寂寂,衬得帘内人愈发形单影只。这不是悲戚,是霜降特有的“淡愁”
最妙的是那轮明月。“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霜降的夜本就长,月光该是清冷的,可晏殊偏要嗔怪它“不谙事”——它不懂人间的离别之苦,只顾着把清辉从窗棂漏进来,一整夜都照在无眠人的枕上。这是何等的“无理而妙”
而后便是那千古流传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霜降的风该是西风吧?它不像春风那样软,也不像夏风那样躁,而是带着一股利落的劲,一夜之间就能把满树碧叶吹得零落。晏殊在这样的清晨独登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在霜天尽头,被雾霭晕成一片模糊的蓝,望得见,却走不到。他望的是什么?是远方的归人,还是未卜的前路?或许都不是。王国维说这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重境界,可在霜像旅人在霜天里望着前路,迷茫,却仍有执着。“独上”是勇气,“望尽”是坚持,哪怕天涯路远,哪怕西风凛冽,也要站在高楼上多看一眼——这便是晏殊的秋,不只是伤秋,更是在秋意里藏着的求索。
到了“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份求索研好松烟墨,想把霜降的庭院、高楼的月色、西风的凉意,都写进信里。可笔锋落下,却突然停住——山那么长,水那么阔,天涯路望不见尽头,这封信该寄往何处?于是墨痕干涸在笺上,像霜降时冻住的溪流,带着一丝无可奈何的怅惘。这份“求而不得”,不是绝望,是霜降特有的“留白”:就像枝头未摘的柿子,明明红得诱人,却偏要留几个在霜里挂着,让遗憾也成了风景。晏殊的高明,正在于他把这份怅惘写得淡,淡到像霜降
想来晏殊是懂霜降的。他的人生看似圆满,科举不考便入仕,仕途平顺至宰相,可他偏能在繁华里品出清寂,在圆满里看见遗憾。就像霜降时节的大地,明明刚经历过丰收,却要在霜里归于沉静;明明有橙黄橘绿的热闹,却仍藏着“万物归根”的从容。他填新词、品清酒,站在北宋的亭台楼阁上,把霜降的秋意酿成词句,没有屈原“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浓烈悲戚
若说晏殊的秋是淡墨画,那千年咏秋的佳句便是浓淡相宜的色谱,每一笔都染着霜降的意趣。苏东坡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那是霜降的热闹——枝头的橙子黄了,橘子绿了,像缀在枝头的宝石,把秋的萧瑟酿成了丰收的甜。此时的晏殊该会摘下一颗橘子,就着清酒慢品
范仲淹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那是霜降的辽阔。天空是澄澈的碧,大地是金黄的叶,江水连着秋色,烟波在波上泛着翠绿——这般景象,该是晏殊“独上高楼”时望见的天涯吧?没有山长水阔的阻隔,只有天地交融的苍茫,让人忍不住想把“彩笺尺素”抛向风中,任由它充满豪情
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是霜降的净。暮雨潇潇,洗去了秋的尘埃,也洗去了心头的烦扰。雨后的天空该是更蓝的,空气里满是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像晏殊“罗幕轻寒”里的清寂,却又多了几分清爽。或许在这样的雨天,晏殊不会登高楼,而是在帘内煮一壶茶,看雨滴打在菊瓣上,把“兰泣露”的愁绪,都化作茶汤里的温润。
屈原悲哉秋之为气也”太烈,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太盛,唯有晏殊的秋,恰如霜降本身——不烈,不盛,却自有风骨。它是“槛菊愁烟”的淡愁,是“明月不谙”的嗔怪,是“独上高楼”的执着,是“山长水阔”的怅惘,最后都归于“品清酒、填新词”的从容。
如今又是霜降,晨霜漫过篱角时,总想起晏殊那座高楼。他或许还站在那里,望着天涯路,手里握着彩笺,却不再纠结于“知何处”——因为他早已明白,秋的意义不在“得到”,而在“经历”:经历过西风凋碧树的凛冽,才能懂得登高望远的开阔;经历过明月照无眠的孤寂,才能品出清酒新词的温润。这便是霜降的智慧,也是晏殊高明——在清寂里藏着热闹,在遗憾里藏着圆满,像那轮照过朱户的明月,亘古不变,却总能在每个霜降时节,照进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千年后的我们,站在霜降的庭院里,望着枝头的秋菊那份穿越时空的通透。原来秋从不是萧瑟的代名词,它是岁时的信使,带有“独上高楼”的求索,便有“望尽天涯”的开阔;有“山长水阔”的怅惘,便有“彩笺尺素”的温柔。而晏殊,在风里轻轻吟唱。
作者 | 李亦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