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绥宁:创新“码上谈” 帮扶提质效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5/10/29 14:09:36 来源:港湘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精准帮扶效能,为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打下基础。今年来,绥宁县聚焦有效衔接工作中结对走访责任难压实、数据信息不精准、政策落实难跟踪、群众诉求难闭环等结对帮扶走访效能不高、群众满意度难提升的问题,创新推出“码上谈”走访模式,把数据信息、政策成效、诉求问题装进二维码,切实打造干部的省心码、群众的暖心码、干群的连心码,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与服务效能提升同频共振,实现了结对帮扶走访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根本转变。目前,全县群众认可度提升至9.95分。

一、为什么创新“码上谈”?——为的是效率更高、作风更实、群众更满意

过去搞走访,不少干部反映:政策落实,群众问一句,就要翻账本;诉求问题,汇总、交办、解决时间长。群众也抱怨:解决问题要等很久,享受的政策也搞不清。更关键的是,走访实不实,直接检验干部作风硬不硬。如何让走访不走过场?如何让干部真正沉下去、把问题带上来?如何让群众感到被尊重、被关心?绥宁县从实际出发,创新推出手机扫码就能用的小程序,把走访变成有准备之谈、有回应之谈、有温度之谈。一是解决走访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提前录入基本信息和政策享受情况,干部走访前就能“备好课”,做到进门知底、开口有数,避免问东问西、反复打扰。二是检验干部作风实不实的问题。扫码记录、后台存档,走访时间、频次、内容一清二楚,避免纸上走访、虚假走访,倒逼干部真走访、真联系、真服务。三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群众可以扫码查看享受了哪些政策,也能反映困难诉求,让群众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管,推动帮扶工作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服务。

二、“码上谈”怎么用?——容易操作、高效实用、省心省事

(一)突出易用搭建平台。一是开发零成本。“码上谈”由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依托微信小程序“WPS表单”快查功能搭建,不收费、不下载,界面清晰,全县一张码,干部群众拿出手机一扫就能用,告别繁杂的纸质模式,大幅降低走访成本,真正做到了零门槛、接地气,成了为基层减负赋能的实用工具。今年推行“码上谈”以来,全县干部完成推门入户访60478户次,人均走访时间缩短40分钟,走访效率提升60%以上。二是操作零难度。干部走访前,扫码查看基本信息和政策享受情况,做好准备。走访中,边聊边录,更新信息、核对政策、收集诉求。走访后,提交记录,系统自动归档,并将问题推送至责任单位。结对对象由干部扫码,了解家中政策享受情况,代为反映困难;每次问题办理可查询,结果可评价。三是管理零负担。干部扫码走访后,了解群众满意度,无需再层层反馈;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直接上传后无需乡村干部录入汇总上报。后台数据同步更新,只需1人即可实时查看走访进度和信息核实情况,对后盾单位的走访情况能够做到每日更新,定期督促;问题收集简单高效,后台详细记录问题上报时间,按日交办更便捷。

(二)突出适用设置模块。一是基础信息模块。包含结对对象的姓名、年龄、健康状况、劳动力情况、家庭成员、联系方式、是否脱贫户或监测对象等。干部走访前一扫,就能掌握基本情况。信息有变动,当场修改、后台同步,确保数据“新、准、实”。今年,通过动态记录帮扶档案,干部精准发现并核实修改基础信息10325条、务工数据2358条。二是政策落实模块。分类列明该户享受的产业奖补、小额信贷贴息、一次性交通补贴、教育资助、雨露计划补助、危房改造补助、医保报销、低保、特困供养、残疾补助、地力补贴等政策项目名称、金额及到账日期。干部对照政策清单,帮群众算清惠民账,“住院报了多少钱?”“孩子上学领了多少钱?”群众一看就懂,心里有数,让政策落地更有温度。三是诉求收集模块。设置急难愁盼录入项,群众可口头描述,干部现场录入。走访中主动倾听群众诉求,对生产生活困难、帮扶工作建议实时记录。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答复,如帮助留守老人激活社保卡;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上报跟踪,如协调修缮漏雨房屋,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四是成效评估模块。通过基础信息、帮扶政策核实及急难愁盼问题收集等后台数据汇总分析,找准帮扶薄弱环节,干部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如针对务工信息不全问题优化数据归集流程,推动帮扶工作持续提升。

(三)突出实效优化流程。严格遵循“数据归集—内容设计—入户走访—问题整改”四步流程,确保工作有序、结果闭环。一是数据归集系统化。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部门数据比对成果,整合财政、农业农村、人社、教育、住建、医保、民政等11个行业部门数据,经汇总形成到户政策清单。今年以来,累计归集民政数据15.8万余条、医保数据10万余条、教育数据6595条、农业农村数据4.7万余条等,为走访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内容设计动态化。“码上谈”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表格,而是随政策、重点工作调整动态更新的“活系统”。3月、9月新增在校生情况和雨露计划申报核查,6月新增务工信息和交通补助申报核查,确保走访紧跟需求。三是入户走访可溯化。采取“季度走访+7-10月按月走访”模式,定期下发工作提示。干部扫码入户,逐项讲解政策、记录情况,同步上传群众诉求,实现走访实时动态更新。四是问题整改闭环化。实行“乡镇+行业部门”双向交办、闭环销号。对能当场整改的问题,如问卷漏填、信息错填,干部现场补充完善;对需多部门协作的复杂问题,由乡镇牵头协调解决。专班通过电话抽查、定期核查整改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码上谈”带来了哪些改变?——干部有方向、群众有实感、工作有成效

(一)“码上”建库,走访有了指南针。 以往干部走访前需翻阅大量纸质档案,走访中反复核对信息,耗时又费力;如今扫码,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享受政策、待办事项等信息便一目了然,走访有了“指南针”。如,乐安铺乡“00后”干部小苏,刚接触帮扶工作时,感到无从下手。如今,只需扫码就知道了走访内容,并且能准确说出结对对象蒋叔家子女的务工补贴等情况,让老人连连称赞:“这小伙子比我自己记得还清楚!”。

(二)“码上”纪实,干部有了记事本。过去台账靠手写、补录,费时费力还易出错。现在每次走访自动留存电子记录,时间、地点、内容清清楚楚,干部轻装上阵、专注服务。干部感慨,“码上谈”比记录本靠谱多了,再也不用怕忘了事、说不清,跟群众交流更有底气。今年推行“码上谈”后,收集群众诉求2876条,办结率98.6%,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5.2天。

(三)“码上”算账,群众有了明白卡。通过扫码一看,群众清楚知道自己享受了哪些政策、得了多少实惠。干部帮着算账,群众心里亮堂。谁家有病人、谁家孩子上学、谁该领补贴,一目了然,走访心里有底,群众也愿意聊了。如乐安铺乡大冻村吴大娘,带着智力残疾的女儿生活,享受许多政策,以前想了解情况,干部要带一沓资料:低保台账、医疗报销单、残疾补贴凭证……。现在,拿出手机一扫,就清晰列出:该户每人每月享受低保金485元,其女儿每月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200元,还有医保三重保障的具体金额等等。吴大娘一下就清楚了。目前,群众对帮扶政策知晓率从原来的85%提升至98%。

(四)“码上”解忧,干群筑牢连心桥。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记、有人管、有回音。如寨市乡朝仪村,干部通过“码上谈”记录村民饮水管损坏严重,农水部门一周内完成修缮。又如,河口苗族乡干部在走访前通过“码上谈”发现帮扶对象杨某务工地点已变更为广东东莞,走访时直接核实收入、协助申报交通补助,当场办结,避免了跑空趟、多跑腿。杨某在电话回访中说:“干部现在比亲戚还上心。”今年推出“码上谈”以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26个,完成农户微心愿4252个。这些实打实的举措,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一审:凌熙  二审:袁琳  三审:蓝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