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八十三年前的日记本 | 郁土

编辑:袁琳 发布时间:2024/4/18 9:23:34 来源:文汇报

  日前整理书柜,翻出一本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九日购于安西路旧书店的一九四〇年之《大众日记》。

45.jpg

46.jpg

  此日记本墨绿色布面精装+封皮,内页空白,印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由中国图书编译馆编,中国图书杂志公司发行。前面是中国地图,最后是世界地图。紧接着中国地图的,是一九四〇年的“周历表”。随后便是印着红、蓝、绿、黑线格线的空白页。

47.jpg

  供人记日记的空白页并非空无一字。每页下方印有一条中外格言、俗语或民谚,兹按类选取几则:

  关于读书:

  “每日勤读一小时,积至十年,虽愚亦智”(斯迈尔);

  “学问足以改良人心,使之达于高尚之境”(英国俗语);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关于珍惜时间:

  “犹豫乃时间之盗贼也”(英国俗语);

  “无有比失时间更大之罪者”(英谚);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尼采);

  关于幸福:

  “幸福与劳力相伴”(土耳其俗语);

  “一个人当为他人而生活,才可永远幸福”(托尔斯泰);

  关于科学研究:

  “知识为造就人类至于高等之用”(柏拉图);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界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有对科学的爱好心,有对任何题材长期思索的无限的忍耐心,有对事实观察及搜索的勤力”(达尔文);

  “当我着手于任何工作之前,我便浏览一切的索引,并制一分类索引,这样可使我搜集全部的参考资料”(达尔文);

  “非加试验,我就不能自安”(达尔文);

  “反对的意见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一面是多数人看见的比一个人看见更明白”(笛卡尔);

  “科学是教育同修养最好的工具,因为天天求真理,时时想破除成见,不但使科学的人有求真理的能力,而且有爱真理的诚心”(皮尔士);

  “希望乃思想之母”(莎士比亚);

  “我从不把一知半解的解答看作是完全”(穆勒);

  关于事业:

  “有好精神,则有大事业”(德国俗语);

  “热心乃事业之精神”(德国俗语);

  “学问、事业和功夫乃是人们最无法让渡的财产”(纪德);

  “有学问,然后有先见;有先见,然后能力行”(康德);

  “人间之大事在乎洞悉本身之弱点”(法国俗语);

  “从事一业,先决其志,志决,则亟行之”(佛兰克林);

  “吾仅依勤勉与积累成功吾业”(达尔顿);

  “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实功之原因,在不屈不挠”(荷兰俗语);

  关于善恶与德性:

  “恶人们愈得势,愈是加其毁灭”(伊壁鸠鲁);

  “诚实乃勇之源”(品达);

  “生命可夺,名誉不可夺”(英国俗语);

  “得芳名须一生,失信誉在瞬间”(英谚);

  “信用者,资本也”(英谚);

  “如果我们自比为泥块,则我们就真的会成为别人践踏的泥块”(柯勒里);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卡莱);

  “懒惰之人行路充满荆棘”(德国俗语);

  “诚实及勤勉乃不易之友”(佛兰克林);

  “过分的谦逊,对于人事的进步反成一种障碍”(狄慈根);

  “一个伟人不但有着他自己的才智,他还可有着他的朋友的才智”(尼采);

  ……

  上述所选,都是外国的俗语、民谚与名人的话。据我对前四个月的统计,这些占了全部的一多半。可见编者对于外国用来修身、治学之思想资源的重视程度。

  每个月尾,还有一页《回顾》,编者语“把本月份的工作状态,阅读的种类,康健状态,缺点和错误,感想,都忠实地记录在这一栏里,备着随时的检查”。

  而在每月第一页前,有《世界大事记》,当然也包括发生在中国的大事。翻看这十二个月的大事记,只看一九三七年与抗战有关的,自七月始:

  七日 日军在卢沟桥演习借口一兵士失踪与宛平驻兵发生冲突。

  八月:

  三日 天津失陷,苏联领馆被劫。

  九日 上海虹桥机场事件发生,是为华中战事导火线。

  十日 日军入北平城。

  十三日 上午九时日军攻闸北铁道之中国防线,华军决力抵抗。

  廿一日 日海军猛攻吴淞。

  廿二日 沪战已移至百老汇路附近一带,日舰队攻狮子林张华浜、蕴草浜、刘河、杨林口,并与浦东华军炮战。

  廿六日 英大使许阁森由南京来沪,在离沪四十余里,被日机开枪受伤。

  九月:

  一日 芝加哥美海员同情中国,向政府要求对日施行经济封锁。

  四日 美和平团体要求政府保卫中国及远东和平,放弃租界及领判权,协助中国建设。

  五日 日海军省公布,正午封锁中华民国领区之全海岸,青岛及第三国租借地除外。

  八日 外交部通知外国舰轮,应避免与日舰接近。中国决以武力对付封锁海岸线。

  十九日 日驻沪总领事,通知南京美使其他外侨,请迁入安全地带,日空军将于二十一日大举轰炸南京市。

  十月:

  二日 日外务省明白拒绝国际调停中日战争建议。

  三日 李服膺不战而退,放弃要地,被阎锡山判决死刑。

  六日 美政府正式发表,日为侵略国及破坏九国公约与凯洛非战公约。

  十一月:

  十一日 沪南市孤军,苦战已三日,任务完成,力尽粮绝。奉最高当局命令退出南市。

  二十日 国民政府发表宣言,宣告移驻重庆,将以更大之规模,作更持久之战斗。

  十二月:

  二日 英外相艾登声称,不容日接管上海租界。

  十日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以反攻答复日松井之劝降通牒。

  十七日 守南京军队之最后三师,由俞济时、王敬久、孙元良三将军率领,冲过日军阵地八十里,开抵广德集中。

  仅从《大事记》里所记,即可窥见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事之孔急。其对时势搜集之细密由此可见也。

  最后是附表部分,含一年的纪念日、好友的地址、函件登记表、收付帐、收付帐年结等十六项内容。

  此种格式的日记本,我前不久在日本大阪纪伊国屋书店里曾见到过,价钱似乎还不便宜,惜乎没有买一本来以资对照。除了种种实用处外,尚印有供修身用的格言、俗语与民谚,供回望历史的《世界大事记》……与其说它是一本日记本,还不如说它是集日历、地图、修身格言、大事记等为一体的实用手册更为恰当。

  手头所有的几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记本,或塑料封皮,或硬纸精装封皮,里面只插有几幅诸如北京颐和园、安徽屯溪、黄山青龙潭的照片,或当代画家的画作,除此以外,皆为空白。比如手头这本自安西路旧书店淘来的名为“上海”的布面日记本,里面插有江寒汀、孙祖白的《龙华宝塔》,袁松年的《鲁迅纪念馆》,应野平的《少年宫》《中山故居》,朱梅邨的《中苏友好大厦》,朱屺瞻的《人民公园》《上海图书馆与上海博物馆》,李秋君的《城隍庙湖心亭》,吴青霞的《苏州河》,沈迈士的《佘山》,张雪父的《外滩》等。其画作时间均为一九五九年,推测其印制时间应在一九六〇年以后。除此以外,余皆空白。恐怕也正因其未被使用,所以才能来到我的手上。而此日记本,与二十多年前的那本《大众日记》相比,可谓删繁就简,差异还是蛮大的。

  我在想,假如此日记本不是空白的,而是主人已经记满日记,它还会来到我手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一来,谁会出卖自己最为私密之日记呢?除非如知堂那样的名人,生活陷入窘境,不得不将日记出售给鲁迅博物馆,以换取生活费用;二,面对各种运动,为避祸计,十有八九,其主人会将其焚毁。

  如此,我要感谢它之空白,不着一字,正因如此,它才能够穿越时空,与我相会。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十四日上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 广告
  • 广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