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新型邻近标记技术有望精准打击癌细胞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硕研究团队通过开发一种深红光或超声波响应的工程化纳米酶,将邻近标记技术改造为一种“治疗武器”,实现了这一设想。小鼠实验表明,通过在肿瘤上人为制造出难以逃逸的靶点,不仅有望解决免疫疗法中的核心难题,更能激发体内持久而强大的全身性抗肿瘤效应。目前该研究在实验小鼠和体外临床肿瘤样本中均取得良好疗效,有望为开发更智能、更高效的下一代免疫疗法开辟全新的道路。
科学 科普 癌细胞 2025/9/12 8:52:54
单项奖金1000万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揭晓
9月10日上午,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临港中心正式公布。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顶科协奖设立“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和“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个单项奖。单项奖金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最多可由4人共同获奖并分享,为全球奖金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截至2025年,顶科协奖已成功评选四届,共有12位科学家获此荣誉,国际影响力与权威性持续提升。
科学 科普 生物技术 2025/9/10 14:33:28
我国科研团队实现常温氢气异裂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王峰研究员团队联合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光催化氢气异裂领域取得新进展,发展了光催化策略,实现了常温氢气异裂。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如何在常温条件下实现氢气高效异裂成为科学家们探索的目标。本工作中,研究团队提出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构建空间邻近正负电荷中心,以此实现常温条件下氢气异裂。
科学 科普 氢气爆炸 加氢 2025/9/5 9:31:44
“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0”发布
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8月29日发布“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0”。这一嵌入式专业大模型的构建,为“数字月球”云平台赋予了高效运转的“智慧大脑”。图为“数字月球”云平台。  按照项目规划,“数字月球”云平台将于2027年完成建设,并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科学 科普 天文 月球 2025/9/1 10:21:31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量子芯片上实现新奇量子物态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一种新奇量子物态——新型“热”拓扑边缘态,破解了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易受热噪声干扰的难题,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拓扑边缘态指在一个量子系统中,束缚于系统边缘且能够抵抗特定对称性扰动的稳定量子状态。在“天目2号”超导量子芯片上开展了量子模拟实验后,研究团队观察到“预热化”机制生效,这意味着新型“热”拓扑边缘态诞生。??
科学 科普 量子 芯片 2025/8/28 10:42:23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 我国开启中微子研究新篇章
地下700米,广东江门的一处静谧山体深处,一个直径超35米的有机玻璃球正静静捕捉来自宇宙的“幽灵粒子”——中微子。早在2003年,我国便论证设计了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合作组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研究人员。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粒子”,到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江门中微子实验是通向未知宇宙的一扇新窗口。
科学 科普 天文 中微子 2025/8/26 14:46:50
世界首例!中国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新华社广州/伦敦8月25日电 中国研究团队25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何建行率领的研究团队,将一只经过基因编辑的巴马香猪左肺移植到一名脑死亡者体内,模拟临床常见的单肺移植手术。该供体猪经过6处基因编辑,以降低其器官移植到人体后的免疫风险。她说,中国团队的成果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科学 科普 基因编辑 2025/8/26 8:49:22
深脑“彩色”成像!中国成功研制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
8月20日,佩戴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小鼠在实验中。中国科学家近期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仅重2.6克,首次实现自由活动小鼠高分辨率的深脑双光子彩色成像,为解码复杂脑功能机制提供了新工具。8月20日,吴润龙(右)与学生在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实验室讨论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应用。
科学 科普 显微镜 双光子显微镜 2025/8/22 16:00:52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揭示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出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精准限定了该盆地形成的时间,将月球“撞击风暴”开始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至少1亿年,有助于推动人类重新认识地月系统的演化。△嫦娥六号月壤中识别的撞击岩屑月球表面遍布的巨型撞击盆地,其中大多数是约38亿年前太阳系内小天体撞击的遗迹。
科学 科普 天文 月球 2025/8/21 9:38:05
“星空剧场”暑期档大戏登场 英仙座流星雨迎来极大
8月13日晨,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喜欢流星雨的朋友可于12日晚至13日晨、13日晚进行观测。  发生在每年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与发生在1月的象限仪座流星雨、12月的双子座流星雨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流星雨的活跃期通常比较长,以英仙座流星雨为例,从7月中下旬可以一直持续到8月下旬,极大日期通常发生在8月12日至14日。12日后半夜,随着英仙座流星雨辐射点升高,可观测到的流星数量会有所增加。
科普 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2025/8/13 15:48:32
基因编辑重大突破 中国团队研发出新型可编程染色体编辑技术
育种和基因治疗有巨大应用潜力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消息说,该所高彩霞研究员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新型可编程的染色体编辑技术。本项研究PCE系统的开发和精准染色体编辑示意图。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在动植物细胞中,利用新研发的系统已成功实现18.8 kb超大片段DNA的定点整合、5 kb序列的定向替换、12 Mb的染色体倒位、4 Mb的染色体删除及整条染色体的易位。
科学 科普 科技新闻 生物技术 2025/8/5 9:10:44
大尺度人类DNA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实现
记者10日从天津大学获悉,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该校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当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方法》上。元英进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上述两个关键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了Mb尺度人类基因组的从头合成组装、跨物种转移与功能重塑,是人类基因组合成和转移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合成人类基因组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 科普 生物技术 dna 2025/7/11 9:16:04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