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从约4700米深海带回5种生物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28日电“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8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第9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研人员张睿妍和王琪从4706米深海采集到5种生物样品。在约5小时的海底作业中,共观察及拍摄到肉食海绵、玻璃海绵等近10种海绵生物,采集到海参、海绵、海百合、海星、珊瑚5种代表性生物样品。
深海生物 蛟龙 2024/8/29 8:28:53
深海“黑科技”加快挺进产业“新蓝海”
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批深海“黑科技”加快挺进产业“新蓝海”。“深海利器”频频上新,为海洋新兴产业培育蓄势赋能。接下来,“开拓二号”将继续向更大水深挺进,为将来深海矿产商业化开采夯实科技和装备支撑。  创新要素集聚,产学研协同推动更多“硬核装备”挺进深蓝。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已集聚1000余家国内外深海科技企业和一批涉海科研单位和高校。
科技 深海生物 2024/8/27 9:18:30
11年后再访“蛟龙”:科学家眼中的深海探索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23日电 通讯|11年后再访“蛟龙”:科学家眼中的深海探索  新华社记者王聿昊  8月22日,正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迎来老朋友——来自中国香港的海洋生物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而今,邱建文在“蛟龙号”首个国际航次中,与来自五大洲的科学家一同探寻西太平洋的深海奥秘。
蛟龙 深海生物 2024/8/23 15:52:53
“钻”透一切困难——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海牛Ⅱ号”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步炎
这头“大铁牛”名叫“海牛Ⅱ号”,打造它的首席科学家是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  某次海试期间,“海牛Ⅱ号”配套收放绞车系统出了故障。经过近30小时奋战,“海牛Ⅱ号”钻机在台风到来前,被完好无损地回收到甲板上。  “目前,我们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万步炎无比自豪。  当前,“海牛Ⅱ号”还在海上工作。
深海生物 海牛 钻机 2024/5/14 11:02:32
“湖”“海”携手,共赴开放高地
4月6日至8日,湖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海南学习考察,两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月18日至19日,“湖南先进制造业走进海南自贸港”推介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和东方市举行,70余家湖南先进制造业企业共赴,期待借道海南自贸港这个平台跳板,探寻“引进来”“走出去”的机遇。
三农 湖南发展 湖南建设 水稻 2024/4/10 11:28:22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