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图计算再获两项世界第一
近日,国际超级计算机Graph500排行榜公布,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制并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和长沙中心的国产主机系统再次荣获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世界第一名和小数据图计算能效世界第一名。截至目前,天河图计算已经囊括了Graph500四大榜单全部第一名。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标志着天河超算在数据密集型应用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突破,对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大数据 第一世界 [国防科大]
我国科研人员破译动物发育动态调控的“时空密码”
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南方科技大学创建了一个解码动物发育过程的多模态数据集,生成了果蝇全发育周期的3D单细胞时空多组学图谱,为生物发育提供了分子层面的参考,有望为发育缺陷及相关疾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研究人员介绍,动物发育是基因与细胞在时空维度上精密协作的复杂过程。
科学 科普 调控 [新华社]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出舱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6月2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左)与陈中瑞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工作的画面。
航空航天 中国航天员 陈中 陈冬 [新华社]
中国月壤样品首次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霍拉-迈尼热烈祝贺中国航天取得巨大成就,衷心感谢中国将人类首个月背样品带到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展出。  中国月壤样品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引起轰动,众多国家使节、代表和国际机构官员驻足观赏,围绕在中国展台前相互交流、合影留念。
联合国总部 维也纳 [新华社]
观天“利器”!我国新一代太阳望远镜来了
从“中国天眼”FAST到新一代太阳望远镜WeHoST,中国探索宇宙不停步。??据了解,WeHoST由南京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等单位共同研制,是全球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研制大型光学太阳望远镜,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控制太阳照射带来的热量。”这是建造中的“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本体。“国际上新一代望远镜都在加快布局时域天文研究,开发新技术平台,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科学 天文 太阳 望远镜 [新华社]
首次、第一、突破!我国多领域周末更新“重磅动态”
自2022年10月26日首列开行以来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运行线路拓展至11条每周开行17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货源以光伏板、太阳能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平均每柜货值较其他班列高约41%期待国之重器踏上更远征途解锁更多属于中国的硬核实力
直升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科学家许健民获第70届国际气象组织奖
新华社日内瓦6月19日电 世界气象组织19日宣布,将第70届国际气象组织奖授予中国科学家许健民。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当天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年度会议上做出上述决定。许健民将在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2026年年度会议上领取这一奖项。  据悉,国际气象组织奖是全球气象界最高荣誉奖项,用于奖励全球在气象、水文和地球物理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时政 世界气象组织 [新华社]
中国“人工树叶”获新突破 太阳能制氢效率创新高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来源,但存在间歇性的缺点。  “我们赋予它‘人工树叶’的使命,就像树叶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养分,这套系统通过模拟光合作用,把阳光和水变成可储存的清洁燃料。”  据介绍,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更高效、更便宜、更耐用的“人工树叶”有望出现。太阳能水分解技术有望在未来成为氢能生产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能源 新能源 太阳能 效率 [中国新闻网]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取得新突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梦舟载人飞船是我国面向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飞船自身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整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军情 航空航天 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世界首台非硅二维材料计算机问世 有助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电子产品
这项研究标志着向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的电子产品迈出了重要一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使用硅,取而代之的是两种二维材料:用于n型晶体管的二硫化钼和用于p型晶体管的二硒化钨。团队表示,尽管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但这已经是二维材料在电子领域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电脑 二维 二维材料 [科技日报]
我国牵头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12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国际大科学计划论坛上,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最新加入该计划的5个国际组织、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子午工程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率先倡议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时政 科学 [科技日报]
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中国保持第一
新华社伦敦6月11日电 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11日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继续保持第一,并且扩大了科研产出的领先优势。  这份榜单基于2024年全年数据,数据集包括来自145个自然和健康科学期刊的大量主要研究论文。份额是自然指数显示作者对高质量科研所作贡献的关键指标。  自然指数科研领导者榜单每年基于上一年的数据发布一次,属于自然指数数据库的一部分。
[新华社]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