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世界,洞见未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广告
科技
银企
市场
国产机床更聪明了
轻舟货运飞船计划今年首飞
涡虫、斑马鱼等实验对象在空间站状态良好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
从产业分类来看,我国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达216.69万家、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达196.25万家、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为23.63万家、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为20.82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分别增长17.60%、19.64%、16.70%和8.92%。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表明,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创新等举措,已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经济
宏观经济
数字经济
[人民邮电报]
南极科考40年,我国为什么要建第5座秦岭站
南极科考40年,我国已在南极建了4座考察站,为什么还要建第5座秦岭站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发现的大陆。目前,我国已经在南极建立了5座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举行开站仪式。 中国科考装备今非昔比 1984年,由于缺乏极地科考经验,再加上保障装备匮乏,中国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的591名队员是在签下了生死状后才出发的。
科学
南极
极地气候
南极鸟类
[上观新闻]
“探索三号”交付启航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探索三号”在试航。 自2022年12月正式立项以来,“探索三号”从设计、研制、建造、海试到交船,仅历时两年。 据悉,“探索三号”既可以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还可在夏季进行极区海域科学考察,使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有效提升了我国深海考古作业能力。
[科技日报]
年终报道|全球科研向“四极”前沿发展
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回顾2024年全球科学研究的轨迹,向“四极”前沿发展的态势尤为清晰。美国“星舰”首次验证了“筷子夹火箭”的回收技术,有望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当前,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全球科研向“四极”前沿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有望助力未来提升生产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科学
科普
反物质
[新华网]
“女娲”开“天眼” ,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开启规模应用
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分别在11月9日、12月17日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女娲星座”8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成功送入距离地面520余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迄今,“女娲星座”组网的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已达12颗。看得清,是“女娲星座”的首个亮点。覆盖广,是“女娲星座”的另一特点。“女娲星座”计划发射114颗遥感卫星。“到2025年底,‘女娲星座’将至少形成20颗卫星组网规模,进一步提升卫星响应能力,提供更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
航空航天
卫星
雷达
遥感卫星
[新华网]
人形机器人有望重塑全球劳动力格局
人形机器人则有望成为机器人家族新晋“顶流”。《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稍早时间报道称,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将变得更智能、灵活和高效,未来全球劳动力结构将迎来深刻变革。是否“劲敌”尚待观察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正引领着劳动力结构迎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变革。但这些人形机器人将以何种方式融入劳动力大军,需要政府深思熟虑、精心设计。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科技日报]
早期宇宙休眠黑洞“挑战”现有生长模型
研究团队称,这个黑洞可能是在经历了短时期的“暴饮暴食”后,目前已进入休眠状态。在早期宇宙中,出现这样一个质量并不增长的巨型黑洞,对现有的黑洞生长模型提出了挑战。相比之下,本地宇宙内大多数黑洞的质量仅占其宿主星系质量的0.1%。宇宙学标准模型认为,黑洞通常由死亡恒星的坍塌残骸以及吸积的物质形成。比如,这个黑洞先“暴饮暴食”500万到1000万年,然后“打盹”1亿年。研究人员表示,这个黑洞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科学
天文
黑洞
宇宙模型
[科技日报]
针对我国用户的“银狐”木马病毒再次出现新变种
新华社天津12月20日电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20日发布最新预警称,近日,该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在我国境内再次发现针对我国用户的“银狐”木马病毒最新变种。??这是继今年11月22日之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再次发布“银狐”木马病毒出现新变种的预警。??
网络安全
软件
电脑
木马病毒
[新华网]
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通过分析嫦娥六号月球样品,获得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填补了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为研究月球磁场演化、探秘“月球磁场发电机”提供重要依据。??今年6月,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撞击坑,为开展月背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科学
科普
嫦娥
[新华社]
新央企来了!我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成立!
12月19日,一家新的中央企业——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为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注册资金100亿元。据了解,公司将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核心,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投资
大数据
[新华网]
长二丁火箭一箭四星发射看点解析
12月1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航天宏图PIESAT-2 09~1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
航空航天
卫星
航天
[新华网]
全球海拔最高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12月14日,在西藏山南,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正式投产发电。相比一期工程5100米的海拔高度,新投产的二期工程最高海拔达到了5228米,再次刷新了我国光伏电站的高度纪录。项目一期于2023年底投产,目前已累计发电6000多万千瓦时。 和单面的光伏板相比,它的发电效率提升了20%。才朋光储项目所采用的新型构网型储能技术,有效弥补了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造成的缺点。它就像是巨大的“充电宝”。
能源
新能源
电池
光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广告
阅读推荐
普京宣布5月8日至10日实施停火
国庆节或无烟花可放,美媒画了一个没有“中国制造”的“家”
意料之中,中国人口第一大省还是它!
港湘热榜
跨国组合惊艳赛场,磨合半年摘得首冠
谢向前:以真心换真情,绘出助残“同心圆”
鏖战5日,2024乒超联赛男女团前四全部出炉
“月亮姐”庄淑华:长沙业余羽坛的“金牌红娘”
继续反制!中国对美所有商品加征125%关税
湖南柑橘专场推介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美关税重击台湾,赖清德“倚美抗中”只剩“裸谈”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华人“钢铁大王”被撕票,中国驻菲使馆发声
“天王山之战”!樊振东王楚钦上演巅峰对决
广告
视频推荐
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
相约长沙 艺彩飞扬——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专场,燃爆湖南大剧院!
专题推荐
两会
独家
时政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法律顾问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