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为超4000万客户提供“防救赔用”全链条服务
方兴指出,“平安行”跳出传统“事后赔付”思维,构建“防、救、赔、用”全旅程急难救援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平安行”已保障客户4290万人,理赔案件超3500起,提供超400次救援服务。在此背景下,平安产险创新推出“平安24”产品。
保险 平安 风险管理 平安产险 [新华网]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支持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丰富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箱,金融监管总局在前期支持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的基础上出台通知,支持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构筑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网络。??
投资 金融 保险 保险公司 [新华网]
“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重点任务划定
新华社10月28日受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资本市场发展作出明确部署。专家认为,建议对资本市场的部署重点突出,为“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五五”时期通过资本市场转型释放财富效应,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资本市场的“功能完善”不仅涵盖投资与融资功能,还包括价值发现与定价权功能。
资本市场 [中国证券报]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展望“十五五”金融业大有可为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业内人士表示,大力发展“五篇大文章”、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是“十五五”期间金融业的重点任务。??谈及对“十五五”期间的金融业展望,曾刚表示,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格局将更加清晰。董希淼认为,应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的作用,对中小金融机构进行精准定位。
银行 金融 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 [中国证券报]
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出炉
中国证监会10月27日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证监会信息显示,意见作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是落实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的重要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业内人士指出,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健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力提振市场信心。??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投资 股票 资本市场 [新华社]
发展数字金融要答好“三道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近日在2025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在金融领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可以预期,对金融的促进与影响可能是重大而根本性的。  发展数字金融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机遇、重视安全,并答好“三道题”。  消费者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源于日常消费、生产经营活动。数字金融风险事关千家万户、千行百业,必须在创新的同时把好安全关。
金融 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 [经济日报]
银行服务数字化转型:要速度也要有温度
银行业服务变革正悄然推进。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银行业净息差仍在下行。  然而,当效率与成本成为衡量服务价值的主要标尺时,金融服务的“温度”仍不容忽视。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一道“数字鸿沟” 也随之横亘在部分特殊群体面前。  因此,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应沦为“快进快出”的效率竞赛,充分尊重不同群体的服务体验,仍是转型过程中的必选项。但在数字化追求“速度”的同时,绝不能丢掉金融普惠的 “温度”。
银行 手机银行 数字化时代 电话银行 [证券时报]
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银行理财公司优化权益投资布局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司依托监管政策拓宽入市通道,以含权产品创新对接居民财富升级需求,通过多元投资布局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重。沪深交易所同步新增银行理财公司作为IPO网下投资者主体资格,并将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纳入A类配售对象范畴。  迈向权益投资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5年以来,银行理财权益投资进入“路径清晰化、方式多元化”的深化阶段。  调研上市公司步履不停,也成为理财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布局的重要注脚。
投资 银行 资本市场 理财产品 [中国证券报]
年内已有2565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近日,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泰康人寿等多家险企的一批分支机构集中退出市场。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统计,截至10月22日记者发稿,年内已有2565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较去年同期增长约六成。以此计算,年内险企分支机构净退出数量达2293家。  实际上,最近几年险企分支机构呈持续流出态势。2020年至2024年这5年间,合计已有超1万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年均退出超2000家险企分支机构。
企业分支机构 [证券日报]
多重工具护航 四季度货币政策将加力稳增长
四季度作为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加力。  展望四季度,货币政策将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稳增长作用。  在助力实现资金平稳跨季后,四季度,货币金融政策也将持续发力,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态势。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同样认为,四季度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不排除重启国债买卖。
经济 银行 金融 货币政策 [经济参考报]
引资量质齐升 “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一个个关键事件性坐标,绘就“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市场从“通道式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的历史跨越。  “引资的量和质都有了显着提升。”  这也是更高水平的开放。  乘势而上 以更实举措推进开放再下一城  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步伐坚定,一系列新政策正在酝酿之中。
金融 金融机构 [经济参考报]
网贷市场重整:资金方清退“高定价” 利率橱窗改上限
9月以来,各类银行、消金公司陆续公布了合作机构名单。  截至10月20日,部分中小银行尚未披露此类白名单。  关键数字“24%”现身利率橱窗  白名单披露持续进行,对助贷行业影响更深的“定价穿透”也在紧锣密鼓整改。新规实施后,白名单机构前端产品的利率橱窗纷纷突出展示24%这条合规线。于资金方而言,这种做法可将业务合规下探,在信用风险走高情况下,通过高定价获取高收益,对冲坏账减值损失。
银行 金融 利率 中小商业银行 [中国证券报]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