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广阳:非遗金漆镶嵌的古韵新姿
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已有七千年历史,底蕴深厚、内涵精深,是燕京八绝之一。从选料、髹漆至镶嵌装饰,工序严谨,制品兼具实用与审美。??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金漆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秀娟,紧跟时代,将现代审美融入作品,让传统金漆镶嵌制品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走进日常家居,兼具实用与艺术美感,使得古老技艺在燕赵大地熠熠生辉。??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出品
艺术 廊坊 [新华网]
一日禅:历程
心不悟苦,智慧难开。可立山巅之最,也可低谷涅槃。活着本是一种历程。
[凤凰网佛教文化]
用汉简还原丝路历程,《“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出版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日前出版。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一书通过深度挖掘简牍背后的历史文化,为我们走近敦煌汉简、走进真实丝路现场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
文化 丝绸之路 敦煌博物馆 [潇湘晨报]
探秘内蒙古各地博物馆“之最”
内蒙古博物院,原名内蒙古博物馆,195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而创办,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文物总数超过15万件,其中珍贵文物5645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2件(套),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荣获2024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近年来,内蒙古提出“把博物馆送到家门口”,打造了流动数字博物馆,深入到边远农牧区。
文物 博物馆 红山文化 [新华网]
百多年来首次!图坦卡蒙陵墓被发现后再次找到法老陵墓
近日,英国考古学家皮尔斯·利瑟兰博士,在埃及帝王谷的一项考古发掘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现了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二世的陵墓。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首次发现法老陵墓,也是图坦卡蒙陵墓被发现后再次发现法老陵墓。  此次发现解决了古埃及第18王朝早期国王陵墓位置的一大谜团,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图特摩斯二世的陵墓位于靠近帝王谷的山脉另一端。
考古 法老 图坦卡蒙 [潇湘晨报]
埃及发现图特摩斯二世法老陵墓 距今大约3500年
新华社开罗2月19日电 埃及与英国联合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以西的山区发现了图特摩斯二世法老的陵墓,被认为是近年来埃及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18日发表声明说,这是自1922年发现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以来,首次发现法老陵墓。图特摩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生活在距今大约3500年前。??
考古 法老 [新华网]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  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
文化 文物 考古 [新华网]
精文简会不要停​!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精文简会不要停  严控文件数量,就用“白头”通知替代红头文件;线下接收文件减少,线上发文却多了起来……日前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继续精简文件会议,传递出精文简会不要停的明确信号。  精文简会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现象得到一定改善。
时政 [新华社]
全国人大代表方北松:文物保护工作是文脉传承的“基石”
简牍,尤其是饱水简牍修护,一度是世界性考古难题。国内简牍修复领域实力最强的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近年来累计完成13万多枚竹木简牍的脱水工作,饱水简牍修复量占全国90%以上。  作为文物修复领域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今年将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去年,他提出了文物大省应提高文物保护工作预算的建议。
时政 文物 博物馆 [新华社]
《哪吒2》盘活了哪些文物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哪吒2》硬核出圈,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元的影片。有网友说与五年前上映的电影《哪吒1》相比,这两个小家伙好像越来越绿了。《哪吒2》中的文物“彩蛋”还有很多,比如七色宝莲造型借鉴了西汉铜错金博山炉,敖光的武器设计融合了商朝时期的青铜刀和唐代的关刀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电影对中式传统文化的吸收运用,将东方美学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文化 文物 考古 青铜 [北京青年报]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是主动开放的文明体系。互通开拓人类文明的宽广视野。在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的互动成为人类进步里程碑的案例屡见不鲜。互鉴缔造人类文明的
经济学 炎黄文化 华夏文明 世界经济 [新华社研究院]
一刀一刻 静宁雕版印刻千年印记
在甘肃静宁非遗技艺的“守艺人”李安乐坚守在自己的创作天地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把这份兴趣化作了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 李安乐潜心钻研雕版印刷技艺在古老的技艺中融入现代美术元素让古老的雕版印刷与时代同频共振他的作品 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活力为这项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生机策划:黄文新 袁晗编导:郑琬 别培辉视频:童张伟 郑芸芸新华网新闻中心新华网甘肃频道联合出品
文化 艺术 手工艺 雕版印刷 [新华网]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