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大餐丰富 新春消费旺盛
春节前夕,山东省16市同步启动“2025山东迎新春消费季”,围绕节庆消费、文旅消费、冰雪消费等,组织2025“好客山东”贺年会等700余项活动。山东省统筹财政、金融、商家、厂家等补贴打折资金90亿元左右,让利消费者。山东各地文博场馆、文艺院团、影视城也为广大市民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节目。  新春伊始,山东各地消费市场显示出蓬勃活力。
春节假期 消费文化 [新华网]
泉州鲤城:让文物穿越时空“活得有品”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是鲜活的。怎样让这些“老物件”穿越时空,“活”在当下,并惠益民生,这些年来,鲤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充分发挥文物建筑的教育、科研、旅游等功能,深入发掘文物价值内涵,鼓励活化利用文物建筑,通过推动文物转化打造成4种“产品”,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并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物 考古 博物馆 建筑 [新华网]
一日禅:随心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有人爱旅行,有人爱宅家,有人爱柴米酱醋的温馨,有人爱诗与远方的浪漫,新的一年,愿你随心而活,爱生活、爱自己。
[凤凰网佛教文化]
新老“三孔”的年味:乐在朋自远方来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其中孔庙为孔子故宅。而今,游“三孔”,听雅乐,赏八佾舞,感圣贤遗训,成为当地的特色年俗。相比于老“三孔”的沉稳威仪,新“三孔”的文化味更加多元活泼。2月1日,曲阜孔子博物馆内的“论语球”。在至圣广场上空,无人机摆出“尼好,2025”的字样,向来自远方的客人问好。
国学 孔子 儒家 [中国新闻网]
著名敦煌学家项楚逝世 享年85岁
中新网成都2月4日电 记者4日从四川大学获悉,著名敦煌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史家,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名誉所长项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4日7时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5岁。尤其在敦煌学和佛教文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就卓越,享誉海内外。  项楚先生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定于2月6日上午9:00在成都东郊殡仪馆举行。
文化 大学 文学 四川大学 [中国新闻网]
一日禅:沉默,是一种坚强
稻熟低穗,人熟低声。历经一些艰难岁月的人,姿势不再张扬,语气渐趋平和,态度明显和善。不是没了锐气,而是少了张狂和轻浮。有故事的人,通常不喜欢讲故事。沉默,是一种负重的坚强,是一种韬光养晦的低调。少说多做,才是最有力的践行。
[凤凰网佛教文化]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徐水:玉米皮“蝶变生花”仿点翠传非遗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立德幼儿园教师用不起眼的玉米皮替代点翠使用的翠鸟羽毛,变废为宝,使玉米皮“蝶变转身”成为艺术品。玉米皮经过熨烫、上色、构图、掐丝、拼接、组装等工序,被制作成精美亮丽的发钗、头冠、胸针等饰品,造型以各色花卉为主,展示传统之美。  近年来,徐水区注重教师培养,充分发挥文化名家优势,以多种形式开展教师拓展实践活动,将点翠、剪纸、拓印等非遗技艺引入校园,拓展校园美育。
玉米 徐水 点翠 [新华社]
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
新华社南昌1月23日电 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联主办的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慰问演出,1月23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举办。??此外,2025年“文化进万家”活动还将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支持中小学校开展文化艺术实践,鼓励高校文艺团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文化活动。
时政 [新华网]
王沪宁出席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迎春座谈会
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迎春座谈会,同宗教界人士共庆新春佳节,并代表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新春祝福。王沪宁肯定了各全国性宗教团体2024年工作,并对做好2025年工作提出希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出席座谈会。
时政 王沪宁 [新华网]
文化中国行 | 文博馆里品年味儿
小年至,年味儿浓。2024年12月21日,观众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过年——春节主题展”。迎蛇年春节,中国美术馆数个各美其美的展览拉开大幕。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灵瑞迎新——中国美术馆蛇年题材美术作品展”集结年画、剪纸、皮影、面具、刺绣等民间艺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今年,中国美术馆将继续为观众送福迎春,美好明天必将在我们的踔厉奋发中实现。”
文化 艺术 春节 手工艺 [新华网]
范丽珠、陈纳:中国西南滇黔地区何以自古传颂《孔子之歌》?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中国西南滇黔地区何以自古传颂《孔子之歌》?黔东南苗乡侗寨的侗族大歌《孔子之歌》,以生动质朴的语言和天籁之声自古流传至今。  2018年初,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范丽珠、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纳及其团队开始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在当地大量鲜活的生活场景中观察到诸多与孔儒之道相关的文化符号。范丽珠、陈纳就相关话题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文化 国学 [中国新闻网]
细说佛造像三道“颈纹”咋回事,原来是有3个寓意
三道颈纹叫三无碍佛菩萨造像脖子上的三条颈纹又称“三无碍”纹,这三道颈纹其实来自公元4-5世纪的秣菟罗风格佛像。佛教传到中国以后,隋代的佛造像就已有这样的特征了。三无碍有3个寓意:①辩才无碍:佛菩萨具足此能力,能够与外道辩论无碍。佛菩萨脖子上的三条颈纹,是引用于法螺图形上的三条纹路而来。
文化 佛教 菩萨 [凤凰网佛教文化]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