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世界,洞见未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广告
历史
康养
军体
双大河文明绘就湖北盘龙城独特遗存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探访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一笔三用”且具品牌意识 探秘汉代多功能毛笔
2024年5月7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白马作”毛笔。据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赵薇介绍,“白马作”毛笔全长23厘米左右,相当于汉代度量衡的一尺。马翼欣对此解释称,“白马作”毛笔出土地武威气候干燥,又有沙质土,非常适合木质文物的保存。 “白马作”毛笔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制作最精良、从笔杆到笔尖保存最完整的毛笔。
文化
文物
汉朝
毛笔
[中国新闻网]
中国航海日为何定在7月11日?
中新社昆明7月11日电 题:中国航海日为何定在7月11日? 中新社记者 杨毅 摄 中国航海日为何是7月11日? 现将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世界海事日是3月17日,为何中国航海日是7月11日? 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当年4月,中国国务院批准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和中国的世界海事日。
郑和下西洋
航海博物馆
大航海时代
世界海洋日
[中国新闻网]
哈尔滨:探寻金代古钱币中的文化密码
“铜坐龙”是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出土的金源文化的重要文物,如今,也成为了素有“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的阿城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哈尔滨市阿城区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内,一枚枚跨越时空的古钱币却向我们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它们流过士兵、贵族、商人之手,成为数百年前中国北方各民族交往繁荣的隽永见证。哈尔滨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内展示的金代“承安宝货”银币。
文化
文物
杨轩
女真族
[新华网]
岳麓山上尽忠魂系列之——武昌起义元勋蒋翊武
蒋翊武1884年出生于湖南澧州(今澧县)。20岁便投身革命。 蒋翊武是一位在中国从君主制到共和制转变的重要历史节点,表现出非凡的义勇和智慧的、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总指挥。 1913年,蒋翊武在广西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活动时,被亲袁的广西军阀逮捕并杀害。1916年,归葬岳麓山。 1921年12月,孙中山出师桂林,在蒋翊武被害处下令修建纪念碑,并亲笔题写了“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
中国近代史
历史
岳麓山
辛亥革命
[港湘新闻网]
古希腊“众神”首次亮相安徽
韩苏原摄 “遥望奥林匹斯--古希腊人的理想生活”展10日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开展。记者9日下午提前来到展览现场,先睹古希腊“众神”风采,探秘古希腊人的理想生活状态,探寻中西方古老文明共性和各自特征。 江梦恺说,古希腊文明被称作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7月9日,安徽博物院工作人员在检查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文物墓碑。古希腊人有“力即是美”的思想。
文化
文物
考古
古希腊
[中国新闻网]
宝鸡142件“国家宝藏”聚首申城
据了解,此次展览中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的142件“国家宝藏”聚首申城,涉及石鼓山墓地、眉县杨家村窖藏、庄白村窖藏、鱼国墓地等重大考古发现。礼乐文明还深刻影响了中华航海文化,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能够开拓进取、晖光日新,长期领先世界并与海外和平交流的文化根源。 据悉,本次展览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宝鸡市文物局指导,宝鸡市8家博物馆共同参展。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
文化
文物
考古
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东汉墓碑文引《秦风·黄鸟》探赜
程章灿曾指出汉碑多引《雅》《颂》,出于十五国风者甚少。 《秦风·黄鸟》无论从文本内容还是历代解说来看,“哀三良”当是主基调。从墓碑文作者的言辞中也能寻绎到《黄鸟》对碑文哀情抒发的作用。 查东汉墓碑文引《黄鸟》诗句者,碑主皆为士大夫阶层,且不乏名臣、重臣及名门之后,如陈寔、胡广、张表、杨统、夏承、胡硕等。
历史
汉朝
东汉
陈寔
[《光明日报》]
“七七事变”87年:铭记、缅怀、珍惜、自强
202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7周年纪念日,尽管卢沟桥的硝烟早已不见,但那段惨痛的历史却需要每一个国人终身铭记于心。 今天,卢沟桥历经沧桑、巍然矗立诉说着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今天,河山重振、锦绣繁华,足以告慰先烈们的在天英灵; 今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今天,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吾辈自强 作者:袁汝晶
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
卢沟桥
七七事变
[中国新闻网]
石峁皇城台石雕龙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头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朱乃诚/供图 朱乃诚指出,石峁皇城台2件石雕龙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形态上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分析年代处于它们两者之间的河南省新密新砦遗址的龙纹饰,可以明确石峁皇城台石雕龙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头。石峁皇城台大台基8号石雕龙及拓片。
文化
文物
考古
绿松石
[中国新闻网]
AI助力守护中华文脉
AI古籍修复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厅中的展示。 在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看来,技术团队一直在探索用人工智能助力甲骨文“破译”和活化利用,和行业伙伴共创甲骨文AI考释破译的新算法、新工具、新方法,守护中华文脉、焕活汉字源头。 前沿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焕新、焕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同架起链接古老中国和未来中国的桥梁,让千年文明更好创新“向云端”。
人工智能
甲骨文
[新华网]
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在山西的众多古建中,最被人们熟知的当属“吻兽”。因其张嘴吞脊的形象,也被百姓称为“吞脊兽”。和吻兽向屋脊正脊两端向内吞的造型不同,望兽的兽头从屋脊两端向外望,故而称之为望兽。垂脊上的走兽越多,就代表着房屋主人的地位和权势越高。如果你曾经仔细观察过山西各类建筑屋檐上的走兽,就一定会看到,在垂脊尾端有一个骑兽样式的人物形象,这就是“骑凤仙人”。人们将其安置在屋脊上,祈求降雨解旱、防火避灾。
[黄河新闻网]
申遗成功20年 沈阳故宫保护脚步从未停歇
中新社沈阳7月1日电 题:沈阳故宫申遗成功20年:古意呈新 保护脚步从未停歇 中新社记者 韩宏 7月1日,沈阳故宫迎来申遗成功20周年纪念日。 申遗成功的20年来,沈阳故宫保护文化遗产的脚步从未停歇。沈阳故宫这座古老的宫殿在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的匠心守护下续写新篇章。
文化
文物
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中国新闻网]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广告
阅读推荐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美伊下一轮核谈判前 伊朗寻求与英法德“先会面”
今日二审宣判!押送李铁的警车已进入法院
港湘热榜
跨国组合惊艳赛场,磨合半年摘得首冠
谢向前:以真心换真情,绘出助残“同心圆”
鏖战5日,2024乒超联赛男女团前四全部出炉
“月亮姐”庄淑华:长沙业余羽坛的“金牌红娘”
继续反制!中国对美所有商品加征125%关税
湖南柑橘专场推介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美关税重击台湾,赖清德“倚美抗中”只剩“裸谈”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华人“钢铁大王”被撕票,中国驻菲使馆发声
“天王山之战”!樊振东王楚钦上演巅峰对决
广告
视频推荐
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
相约长沙 艺彩飞扬——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专场,燃爆湖南大剧院!
专题推荐
两会
独家
时政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法律顾问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