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世界,洞见未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首页
新闻
财经
文旅
村社
生存
独家
大公报
广告
历史
康养
军体
双大河文明绘就湖北盘龙城独特遗存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探访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古画中的春节怎么过
画中,水道将陆地分为若干块,以桥连接,村舍多达五六处,与大大小小的院落以及篱笆围墙参差有致,形成画面的节奏感。例如,画面中间偏下方的篱笆墙外,正在行走的两个童子正沿街吆喝售卖春饼,其中一个童子胸前悬挂的箩筐里,正是装有春饼。画卷中间人数最多的场景是跑旱船表演。画中可见延春阁与吉云楼等建筑均挂满宫灯,数量多达几十盏。借由此类图像展开的,是画家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
艺术
博物馆
春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一部被杜撰的“伪经”,难掩中国式孝道“真情”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由十余幅图像组成的连环画叙述了“父母养育,含辛茹苦”“褒扬孝子,鞭挞娇子不孝”等中国式孝道。其虽以宣扬佛教孝道思想为题材,却是一部被杜撰千年的“伪经”,意在将中国传统孝亲文化借“佛”之口弘扬。图为出自敦煌藏经洞的国宝级文物“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
文化
[中国新闻网]
探源中华文明 关注这些考古成果
在八千年龙文化里就能真切地看到中华文明的这些特性。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实证探究中华文明的本源和特点,也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近年来,众多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这一发现被列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
炎黄文化
华夏文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央视新闻客户端]
胡旋舞的前世今生
当时中原以舒缓、优美的舞蹈为主,而节奏明快、动作有力的胡旋舞,以活泼的生命力而被人们所喜爱。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里记载了其中旋转的动作,赞叹道:“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陈寅恪认为杨贵妃是擅长胡旋舞的。唐代盛行胡旋舞。此外,在《国家宝藏》《妖猫传》《长安十二时辰》等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胡旋舞和胡旋舞伎,这些都是对胡旋舞的继承与发展。
舞蹈
唐朝
胡旋舞
[光明网-《光明日报》]
紫禁城里的龙文物:叱咤风云五千年
龙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五位。关于其用途目前尚无定论,推测其为图腾象征,或者为祭祀的礼器。这种赐予臣下的铜镜多以龙纹装饰,称千秋镜或天子镜。宋代画龙的代表作之一为陈容《墨龙图》。朝庭对五爪龙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应是专供皇室成员使用的器物,臣庶不得使用。康熙朝的龙三爪四爪较多,反映出一种宽松的文化氛围。那种叱咤风云、充满野性之美、满汉文化交织的龙纹正是康熙朝国力和文化氛围的体现。
文化
文物
中国古代史
陈容
[中国网]
在庙底沟遗址,寻找华夏的“华”
2001年,庙底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不少学者认为,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或许就是华夏之“华”的由来。 庙底沟遗址的发现,实证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黄河流域绵延不断地发展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文化
文物
考古
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
三绝文碑戏 一生狐鬼妖
贺劭清 摄 三绝文碑戏,一生狐鬼妖。5月28日8时40分,“巴蜀鬼才”魏明伦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2021年,魏明伦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 “巴蜀鬼才”之变 当戏剧创作进入鼎盛之时,魏明伦又开始兼写系列杂文。 在魏明伦看来,杂文家应以国家前途为胸中雷电,以苍生疾苦为笔底波涛。魏明伦甚至写文探讨当代戏剧的位置何在。9岁也是魏明伦第一次登上川剧舞台的年龄。
艺术
戏剧
爱情电影
智利电影
[中国新闻网]
中埃联合考古队揭开埃及古都神庙面纱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华社发这是4月8日在埃及卢克索拍摄的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4月28日,工作人员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进行发掘清理工作。
考古
[新华网]
“妙手书医”再现古籍风华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吉林大学图书馆内馆藏古籍近40万册,其中善本书6000余部。吉林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张奇告诉记者,学校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进行古籍整理修复工作,数十年间从未间断,一代代古籍修复师以妙手匠心,让无数破碎老旧古籍“重获新生”。在修书过程中,古籍修复师们会针对不同的“病症”制定不同修补方案,修旧如旧。古籍修复师张华为古籍书页配纸“补洞”。古籍修复师张华在修复前观察古籍书页破损情况。
张奇
妙手
[新华网]
汉代最大木雕怎样呈现东西方“车来车往”?
中新社兰州5月26日电 题:汉代最大木雕怎样呈现东西方“车来车往”?它是否能反映彼时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之间“车来车往”的景象? 彩绘木轺车堪称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使者”。
文物
彩绘
木雕
车来车往
[中国新闻网]
水洞沟遗址:数字技术重现旧石器时代场景
4万年很久远,但在宁夏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时光不再“遥不可及”,高科技让人瞬间“穿越”,回到旧石器时代。 它的建筑形制以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材料中最具特色的西方莫斯特文化石叶为设计背景,以石器与遗址环境的主要色调土黄色为基本色调,外形仿出土的石器造型,建筑面积达到了4308平方米。 一个世纪以来,水洞沟遗址一共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12个旧石器遗址点。
文化
文物
考古
水洞沟
[科技日报]
武王墩墓考古:动植物遗存回溯舌尖荆楚
武王墩考古项目执行领队方玲说。 风味“回归” 动植物遗存回溯舌尖荆楚 所谓“钟鸣鼎食”,就是击钟奏乐,列鼎而食。 此番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可见一斑。在武王墩出土的这些底部有烟炱痕迹的青铜烹煮器内,考古人员发现大量动植物遗存,包括牛、猪、狗、獐、梅花鹿、鸭、雉等,还有鲇鱼、青鱼等不同种鱼类。截至目前,武王墩主墓发现两组编钟,保存基本完整。
文化
文物
考古
博物馆
[中国网]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广告
阅读推荐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美伊下一轮核谈判前 伊朗寻求与英法德“先会面”
今日二审宣判!押送李铁的警车已进入法院
港湘热榜
跨国组合惊艳赛场,磨合半年摘得首冠
谢向前:以真心换真情,绘出助残“同心圆”
鏖战5日,2024乒超联赛男女团前四全部出炉
“月亮姐”庄淑华:长沙业余羽坛的“金牌红娘”
继续反制!中国对美所有商品加征125%关税
湖南柑橘专场推介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美关税重击台湾,赖清德“倚美抗中”只剩“裸谈”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华人“钢铁大王”被撕票,中国驻菲使馆发声
“天王山之战”!樊振东王楚钦上演巅峰对决
广告
视频推荐
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
相约长沙 艺彩飞扬——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专场,燃爆湖南大剧院!
专题推荐
两会
独家
时政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法律顾问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