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九州咽喉”展览开幕
新华网南京5月28日电 “定州——九州咽喉”特展开幕活动28日在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吴文化博物馆举行。  据吴文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定州——九州咽喉”特展是“新九州”系列展览的首展,吴文化博物馆希望通过展现定州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地方文化,让参观者了解九州大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文化 博物馆 定州 [新华网]
许红阳:让井陉木雕更出彩
聚精会神雕刻的正是许红阳,他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木雕的传承人,前不久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行,许红阳耗时一年多创作的木雕作品《一带一路》亮相展会,获得国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许红阳也被评为河北省木雕类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许红阳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以木雕带领乡亲们致富是责任,更是义务。
手工艺 木雕 井陉 [中国文化报]
曲阜“三孔”:儒风千载文脉传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方向。孔府、孔庙、孔林气势恢宏、光芒璀璨,儒风千载、文脉相传。  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永续,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孔子研究院成为专门的儒学研究机构。
习近平 国学 孔子 儒家 [新华网]
云南发现距今约1.2亿年恐龙足迹化石群
记者5月27日从云南省禄丰市自然资源局获悉,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委会滑石板村后山发现距今约1.2亿年白垩纪早期恐龙足迹化石群,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数量多、类型丰富,刷新了禄丰地区发现恐龙足迹化石数量的纪录。工作人员在现场测量恐龙足迹化石。  自1938年以来,禄丰已发掘出土120多具恐龙化石。
化石 恐龙 恐龙化石 王涛 [新华网]
考古遗址如何成为一座公园
近日,《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发布,数据显示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毫无疑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文旅新热点。这可视为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理念的雏形。自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与公众见面。2023年,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织举办或参与社会活动3667项,同比增长280%。
文物 考古 博物馆 [解放日报]
锔瓷:老手艺有了新舞台
锔瓷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是将破损的瓷器加以修复的技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手艺有了新的“用武之地”。续凯与同事对文物修复的细节进行讨论。他认为,每件器物都是有故事的,不能因一次修复就抹灭了它们的历史,发现、挖掘文物价值是每一位文物修复师的终极目标。
文化 文物 手工艺 [新华网]
辛追夫人:衣品时尚,吃烧烤爱美食
5月18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  当年,辛追夫人的衣柜里,还可能放着不少奢华的时尚单品。因此,说辛追夫人是一位美食爱好者,似乎并不为过。  辛追夫人的故事  历史上,西汉是一个强盛的王朝。由此看来,辛追夫人应当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辛追夫人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但直到如今,她的名字依然在流传。
文物 辛追 [中国新闻网]
永乐宫壁画:倾国倾城数百年
永乐宫壁画绘制时间略早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几乎与元代共始终。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宣教部主任张青介绍。永乐宫壁画所绘数百位人物衣饰神态各异,绝少雷同。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供图  永乐宫原址位于芮城县邻近黄河的永乐镇。  永乐宫对文物的保护从未止步。一门三殿元代壁画数字化采集工作已完成,使永乐宫壁画影像资料数据得以保存。  倾国倾城数百年,永乐宫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艺术 文物 建筑 美术 [中国新闻网]
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亮相!
5月21日,演员演出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该剧以金元四大著名医家之一的李杲为原型,展现其学医、行医的相关故事。
娱乐新闻 [新华网]
北京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居全国之首
2020年,北京正式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达到28家,稳居全国各城市之首。这是北京地区首次举办大规模贞观主题文物展。  1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为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北京10家博物馆授牌。至此,北京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原有18家基础上,增加到28家,稳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 [新京报]
千年蔡侯纸,非遗亦未老
5月16日,国家级非遗竹纸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梁成富正在进行“分张”环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持 摄  出生于1977年的梁成富,成长在一个造纸世家。  2001年,梁成富带着蔡侯纸参加了耒阳举行的首届科技发明节,随后到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传习所工作。2014年,蔡伦古法造纸技艺被正式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成富开始花费大量精力寻找、培养传承人。  古老的蔡侯纸如今也有了新机遇。
文化 手工艺 蔡伦 造纸原料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仿真程度95%,珍贵“古籍”捧着读
2022年以来,湖南图书馆成功对550册馆藏特色古籍进行仿真复制——  仿真程度95%,珍贵“古籍”捧着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易婧琪 廖菁源 唐溥  湖南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宋刻元修本《说文解字》就在眼前,连纸张的纹路都无比清晰。这些仿真程度高达95%的“古籍”在古籍的保护利用上另辟蹊径,让研究者与大众得以亲身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文化 读书 图书馆 说文解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