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闭幕
中新网郑州4月10日电 以“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使命”为主题的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4月10日下午在河南省新郑市落下帷幕。图为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现场。  黄帝文化论坛被誉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灵魂工程”“先声工程”,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4月11日在河南新郑举行。
文化 黄帝 [中国新闻网]
读史书、谈收获 两岸青年缅怀郑成功
当天,“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暨两岸青年‘成功对话’读书沙龙活动”在北京举办,两岸青年、专家学者、郑成功祖地和故里的郑氏宗亲代表等70余人参加。活动上推介了《郑成功与明郑台湾史研究》《台湾通史》《南明史》等书籍,旨在深化两岸青年对郑成功文化的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身故事和体验,畅谈对郑成功精神的理解,增进两岸文化交往交流。
台海时事 两岸经济 郑成功 南明 [中国新闻网]
夯实故宫文化遗产的四梁八柱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秉持开放办院、拥抱世界的理念,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之道,明确了新时期办院指导思想,提出了“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的建设理念和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九大体系,以此夯实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四梁八柱,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华文化故事。  “平安故宫”是基础:不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着力构建保护体系,推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文化 文物 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光明日报]
家国永念|祭忠魂 颂英烈:传承家国情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民族危亡之际,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无数先烈以灼热的理想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对英烈们的每一次致敬,都是一次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传承。远方的山茶树大青山上的悲歌踏上生命的远征
[新华网]
中国生态葬渐兴 民众礼敬生命更环保
清明节前夕,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一场公益树葬活动中,王云与众多市民一起,用更环保的方式送别逝者。近来,中国多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葬集体安葬仪式及公祭活动,兼顾绿色环保与人文关怀,礼敬生命,越来越多民众参与。  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王朝峰表示,生态葬在尊重传统殡葬习俗的同时,也丰富延伸了殡葬文化,能更好地满足民众“逝有所安”的需求。
环保 [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李文瑛:天山南北的历史遗迹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29日电 题:天山南北的历史遗迹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作者 李文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新疆地域辽阔,南、北、西三面高山环绕,其与外界的联系交往有史以来就存在天然的东倾性。彩陶文化在新疆得到了空前发展,天山南北麓的彩陶文化均十分发达。
文物 考古 华夏文明 新疆历史 [中国新闻网]
春风无限潇湘意|文脉长沙
范亚湘  805年,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左迁潇湘,停留长沙游览东池时,借故撰写《潭州杨中丞作东池戴氏堂记》“以文明道”……显然,屈贾精神之“潇湘意”已深入到了他的骨髓!  柳宗元似已将身心交付给了潇湘山水,这天,他划着一叶小舟来到频洲岛。  永州地处湘江上游,潇水纵贯南北,境内山脉纵横,峰谷相间。同时,精神憋闷异常,逐渐
永州 柳宗元 潇湘 刘禹锡 [长沙晚报]
中国古代的“香水”
有人将花露水称为中国最早的香水,也不能说没有依据。前者几乎成了整个近现代化学的“血液”,而后者成了未来香氛工业的基石。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提到了宋代王室通过“商业贿赂”得到蔷薇水制法的事迹:“近禁中厚赂敌使,遂得其法煎成(蔷薇水),赐近臣。”
文化 宋朝 蔷薇花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印章三千年的三次演变
印章的作用也就从封缄简牍演变为签署文书。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中国印章收纳方式的变化,从秦汉私人保管的印囊逐渐演变为隋唐官府存放的印匣。新中国成立之后,延续几千年的方形印逐渐淡出公章领域,今日几乎全部使用圆形印章。这些法律和法规,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圆形印章成为今日社会各层次印章的主体和主流,中国印章形制也完成了从方印之美到圆印之秀的演变。
文化 秦汉 官印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4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启帷 中外戏剧人共话互鉴融通
中新网廊坊3月27日电 2024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27日在河北廊坊启帷,来自国内外的戏剧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文化差异背景下,戏剧如何成为促进相互理解与和平的关键力量”。3月27日,2024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在河北廊坊启帷。世界戏剧日作为国际戏剧协会的核心活动之一,自1962年起,每年3月27日会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庆典活动。据介绍,今年是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时隔8年再度回归中国,活动期间将举办庆典演出、研讨会、工作坊等。
艺术 戏剧 爱情电影 智利电影 [中国新闻网]
雄安新区考古确认发现8座古城遗址
2023年10月航拍的雄安新区南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截至目前,工作人员已在雄安新区开展专题考古10项、基本建设考古23项,勘探面积68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万多平方米,出土文物4000余件,确认不可移动文物263处,其中包括8座古城遗址。雄安新区考古始于南阳遗址。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负责人雷建红介绍说,通过发掘基本确认南阳遗址主体文化内涵是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
文物 考古 雄安新区 [中国新闻网]
考古研究初步复原北周武帝面貌 “揭秘”其英年早逝原因
199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陈马村意外发现了一座北周高等级墓葬,出土文字材料显示,墓主人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武帝面貌复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次研究中,团队以颅骨CT扫描技术对武帝进行了初步面貌复原。
武帝 周武帝 英年早逝 [中国新闻网]
  • 广告
(媒体爆料&招商合作)
0731-85588296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港湘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
任何媒体转载、投稿、引用,需注明来源"港湘新闻网",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媒体爆料热线 0731-85588296 招商合作热线 0731-85588296 合作联系邮箱 1392289199@qq.com 投稿邮箱 igxnews@163.com]
[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3034186号-1]
Copyright ©2020 港湘新闻网 hkh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